[发明专利]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后的内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3836.3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2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陈永锋;王华溢;孙强;王远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A61B17/8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高艳辉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胫骨 平台 外侧 骨折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后的内固定装置,包括后支柱,所述后支柱的一端连接有凸块A,所述凸块A的一端连接有中支柱,所述中支柱的一端连接有凸块B,所述凸块B的一端连接有前支柱,所述前支柱的一端连接有复位板,所述凸块A、所述凸块B与所述复位板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孔,若干个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均设置有穿钉,所述穿钉的外圆壁面开设有两个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穿钉的一端连接有底板,通过设置复位板,复位板利用扩大的前外侧入路,实现后外侧骨折块的理想复位,通过设置嵌钻,嵌钻向外移动时,穿过位于穿钉表面的限位孔,卡嵌在患者骨骼的内部,使穿钉相对患者骨骼的位置更加稳定而不发生晃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折后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后的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胫骨平台骨折形态学复杂,是最难处理的关节内骨折,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中重要软组织或血管神经损伤可能危及肢体生命,手术难度大,对于后外侧骨折缺乏简单有效的固定治疗方法,目前对于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后的内固定,通过大样本数据分析,研究骨折块形态特征,设计新的钢板螺钉内固定装置。
例如公开号为CN209360870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胫骨平台外侧全髁型钢板,该专利通过上排螺钉孔的各螺钉孔水平分布在近端钢板的第一侧弯曲部位和中部弯曲部位,下排螺钉孔的各螺钉孔水平分布在所述近端钢板的第二侧弯曲部和中部弯曲部位,以固定患者的骨骼,但是该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某些患者骨质疏松,导致螺钉在骨骼内部产生松动,无法完全固定,如果松动或移位比较多,则需要考虑二次手术,这样不仅增加了康复时间,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术中往往无法达到良好的显露视野,手术中非常容易造成重要的血管神经或软组织损伤,甚至危及肢体生命;同时现有技术中某些患者骨质疏松,导致螺钉在骨骼内部产生松动,无法完全固定,使螺钉相对患者的骨骼不稳定或产生晃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后的内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后的内固定装置,包括:后支柱,所述后支柱的一端连接有凸块A,所述凸块A的一端连接有中支柱,所述中支柱的一端连接有凸块B,所述凸块B的一端连接有前支柱,所述前支柱的一端连接有复位板,所述凸块A、所述凸块B与所述复位板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穿钉,所述穿钉的外圆壁面开设有两个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穿钉的一端连接有底板,所述穿钉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穿钉的钻嵌组件。
较佳的,所述钻嵌组件包括:两个嵌钻,两个所述嵌钻均设置在所述穿钉的内部,所述嵌钻的底面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动板的一侧连接有若干个滑齿,所述穿钉的内部设置有滑环,所述滑环的外圆壁面连接有若干个卡块,所述滑环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卡块与所述滑齿相啮合,所述穿钉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限制两个所述嵌钻移动位置的滑腔件。
较佳的,所述滑腔件包括:滑柱,所述滑柱设置在所述穿钉的内部,所述滑柱的外圆壁面开设有扭孔,所述滑柱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
较佳的,所述钻嵌组件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套设在所述穿钉的内圆壁面,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开设有直通孔,所述滑环的内圆壁面套接有扭柱,所述扭柱的一端穿过所述扭孔套接在所述直通孔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限位柱的外部,所述限位柱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扭动所述扭柱的扭转件。
较佳的,所述扭转件包括:穿孔,所述穿孔开设在所述扭柱的外圆壁面,所述穿孔的内部套接有扭条,所述穿钉的外圆壁面螺纹连接有八角螺母。
较佳的,所述穿钉的外圆壁面套设有垫环。
较佳的,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其中任意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卡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3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