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梁吊车智能化司机室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4990.2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韩元平;杨兴华;赵弘博;孙建全;汤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为邦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54 | 分类号: | B66C13/54;B66C1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黄龙龙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车 智能化 司机 | ||
本发明涉及司机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梁吊车智能化司机室,解决了传统双梁吊车司机室内的驾驶座和控制台一般是固定设置的,不便于根据工作人员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整的问题,其包括司机室主体,所述司机室主体内设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底部与司机室主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支撑滑槽,支撑滑槽的两侧内壁与固定底座的两侧均连通,支撑滑槽内设有座椅底座,座椅底座的上方设有驾驶座,驾驶座和座椅底座通过竖直减缓件连接;可以使得控制台处于一个适宜的位置,不需要使用控制台时,可以驱动控制台的高度降低,且两个控制台相远离移动,增加了工作人员在驾驶座上的活动范围,同时减少误碰控制台上操作按键的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司机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梁吊车智能化司机室。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一种能在一定范围内垂直起升和水平移动物品的机械设备,主要包括大车、小车、桥架,对于一些跨度比较大的起重机为了方便对起重机的遥控操作,还设有司机室。
传统双梁吊车司机室内的驾驶座和控制台一般是固定设置的,不便于根据工作人员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整,而驾驶座和控制台长期处于一个不适宜工作人员使用的位置,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舒适度,甚至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梁吊车智能化司机室,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梁吊车司机室,包括司机室主体,所述司机室主体内设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底部与司机室主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支撑滑槽,支撑滑槽的两侧内壁与固定底座的两侧均连通,支撑滑槽内设有座椅底座,座椅底座的上方设有驾驶座,驾驶座和座椅底座通过竖直减缓件连接,支撑滑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侧滑槽,侧滑槽的两侧内壁与固定底座的两侧均连通,座椅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条,座椅底座上设有与固定底座相配合的限位推压件,驾驶座的两侧均设有控制台,控制台和固定底座通过调位组件连接;
调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控制台底部的活动座,活动座与控制台固定连接,活动座的下方设有滑动箱,滑动箱内设有第一螺纹柱,第一螺纹柱的一端与滑动箱的一侧内壁通过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第一螺纹柱的另一端贯穿滑动箱的一侧内壁,固定底座的一侧开设有一个螺纹孔和两个限位孔,滑动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第一螺纹柱的外部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滑动箱内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的上方设有第一齿轮环,滑动箱内设有与第一齿轮环和第二锥形齿轮相配合的转动件,第一齿轮环的两侧均设有推升机构;
推升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环和第二螺纹柱,第二齿轮环套设于第二螺纹柱的外部,滑动箱的顶部内壁开设有两个第一矩形孔,第二螺纹柱的顶端贯穿第一矩形孔,第二螺纹柱的底端设有通过第一轴承连接的活动块,第二螺纹柱的顶端与活动座通过活动调节件连接,两个活动块通过双向驱动机构连接,第二齿轮环的一侧设有微调驱动件。
优选的,所述活动调节件包括两个开设于活动座底部的凹槽,凹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限位槽,凹槽内设有螺纹管,螺纹管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一端位于限位槽内,第二螺纹柱的顶端位于螺纹管内。
优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设置于滑动箱内的连接轴,第一齿轮环套设于连接轴的外部,且第一齿轮环与连接轴固定连接,第二锥形齿轮的顶部与连接轴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轴的顶端与滑动箱的顶部内壁通过第二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向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滑动箱内的第二驱动电机、双向丝杆和第三轴承,双向丝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块,活动块与双向丝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双向丝杆的一端与滑动箱的一侧内壁通过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双向丝杆的另一端与滑动箱的一侧内壁通过第三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调驱动件包括设置于滑动箱内的电机座、第三驱动电机和圆齿轮,电机座的一侧与滑动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的底端与电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圆齿轮的底部与第三驱动电机的顶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为邦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为邦电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49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栓穿网套机
- 下一篇:多语种告警信息类别判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