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膜和音圈的悬挂装置及设有该悬挂装置的扬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5070.2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1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曹钰坤;刘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钰坤;刘诚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H04R9/04;H04R7/20;H04R7/2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代理有限公司 62100 | 代理人: | 王娜 |
地址: | 735000 甘肃省酒泉***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装置 设有 扬声器 | ||
本发明属于音响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振膜和音圈的悬挂装置及设有该悬挂装置的扬声器,该悬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扬声器盆架外侧的若干弹性件,若干弹性件中的部分弹性件与固定在振膜边沿处的振膜牵引丝线一一对应连接,若干弹性件中的部分弹性件与固定在音圈底部的音圈牵引丝线一一对应连接,且振膜在振膜牵引丝线及音圈牵引丝线的作用下处于张紧状态。本发明的振膜在振膜牵引丝线及音圈牵引丝线的一组反向力的拉拔作用下处于张紧状态,将振膜和音圈平稳拉拔悬置于扬声器盆架中央和磁隙间,构成动态定位平衡拉力系统,在振膜和音圈这两组反方向牵引力的拉拔下,使振膜具有了张拉力、预应力、弹性,使扬声器盆架不再产生振动干扰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膜和音圈的悬挂装置及设有该悬挂装置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传统扬声器组件是有磁体组件、盆架、定心支片弹波、音圈、振膜、防尘盖、折环组成,其结构是将盆架固定在磁铁上,定心支片弹波和折环则将音圈和振膜粘接,再将定心支片弹波和折环外圈粘接固定在盆架上,起到悬挂音圈和振膜的作用,即可将扬声器振膜和音圈定位悬置在盆架中央和磁隙间。当音圈有输入音频信号时,处于磁隙间的音圈随着音频信号的变化上下做活塞振动推动振膜发声,而这种传统扬声器用弹性支撑物折环和定心支片弹波(悬挂装置),将振膜和音圈定位悬挂,其电声功效转换方法一直存在着许多弊端。
当音圈在振动做功不仅将振幅信号传导给振膜发声的同时,也通过粘接在音圈上的弹波和粘接在振膜上的折环,将音圈和振膜上的振动信号传导给扬声器盆架和磁体上,这种电声能效转换方法不但使音圈电声转换损耗了功率,并且也使盆架和磁体产生共振发出有害声波,同时振膜前后驱动,折环阻尼也会产生边缘共振反射回波,引起振膜分割振动干扰振膜发声,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扬声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提升扬声器振膜效率及声学性能的扬声器悬挂装置及扬声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振膜和音圈的悬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扬声器盆架外侧的若干弹性件,若干弹性件中的部分弹性件与固定在振膜边沿处的多根振膜牵引丝线一一对应连接,若干弹性件中的部分弹性件与固定在音圈底部的多根音圈牵引丝线一一对应连接,且振膜在振膜牵引丝线及音圈牵引丝线的作用下处于张紧状态。
进一步地,振膜边沿处外侧粘接有振膜减振丝网,振膜减振丝网的表面粘有高阻尼隔音膜,振膜减振丝网的外侧固定有振膜拉力环,振膜拉力环上均布装有若干振膜牵引丝线。
进一步地,振膜拉力环的外侧固定有U形隔音膜,U形隔音膜的一端固定在扬声器盆架内侧。
进一步地,扬声器盆架的下部延伸至音圈的下方且设有盆架底,扬声器盆架的下部内侧设有连接片,扬声器盆架靠近振膜拉力环的一侧边沿固定有振膜牵引丝线导轮,所述振膜牵引丝线绕过振膜牵引丝线导轮后与弹性件连接;所述扬声器盆架的盆架底上设有音圈牵引丝线导轮,所述音圈牵引丝线绕过音圈牵引丝线导轮后与弹性件连接。
进一步地,弹性件为与振膜牵引丝线及音圈牵引丝线对应的多组,每组弹性件包括音圈牵引弹簧、振膜牵引弹簧,所述音圈牵引弹簧的一端与音圈牵引丝线连接,音圈牵引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扬声器盆架上;所述振膜牵引弹簧的一端与振膜牵引丝线连接,振膜牵引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扬声器盆架上。
进一步地,弹性件为与振膜牵引丝线及音圈牵引丝线对应的多组,每组弹性件包括振膜和音圈牵引弹簧,振膜和音圈牵引弹簧的一端连接有振膜端定位复位弹簧,振膜端定位复位弹簧的端部与设置在扬声器盆架上的振膜端弹簧限位板固定,且振膜牵引丝线穿过振膜端弹簧限位板及振膜端定位复位弹簧后与振膜和音圈牵引弹簧的一端固定,振膜和音圈牵引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音圈端定位复位弹簧,音圈端定位复位弹簧与设置在扬声器盆架上的音圈端弹簧限位板固定,音圈牵引丝线穿过音圈端弹簧限位板及音圈端定位复位弹簧与振膜和音圈牵引弹簧的另一端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钰坤;刘诚,未经曹钰坤;刘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5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玻璃加工的热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