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甜高粱生态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6335.0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8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高会;倪世存;刘金铜;付同刚;齐菲;王丰;张美;高玥;李彦鑫;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B79/02;A01B7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5002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高粱 生态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甜高粱生态种植方法,包括:(1)暗管排盐工程施工;(2)平整土地,播种前一年的11‑12月份进行粉垄,然后用激光平地机进行平地;(3)覆膜后灌溉,当年的4‑5月份利用覆膜机械进行覆膜,覆膜后灌水;(4)甜高粱播种,人可下地时,采用一膜双行的种植方式,人工点播;(5)喷撒除草剂进行田间除草;(6)田间管理,包括平整土地、甜高粱生育期间苗、追加施肥和补灌;(7)甜高粱抽穗期进行收获。本发明在暗管排盐技术基础上,通过平整土地、覆膜后灌溉、甜高粱人工播种、化学除草、田间管理,甜高粱收获等步骤,实现了盐碱地甜高粱高效生态种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是一种在盐碱地上基于暗管排盐技术的饲用甜高粱生态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又称为“蜀黍”,禾本科高粱属。高粱为一年生C4作物,原产于热带,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和光饱和点。高粱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用途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粒用高粱、能源高粱和饲用高粱。甜高粱是粒用高粱的一个变种,其生物产量较大,茎秆含糖量比较,以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为主。甜高粱不仅可以用于酿酒和制造酒精,也可以作为饲用作物用于青贮、调制干饲料。由于甜高粱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国内外针对甜高粱品种选育和资源利用的研究日益广泛。
我国盐碱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盐渍化土壤总面积约3.6*106hm2,从寒带至热带,东部滨海区至内陆干旱区均有分布。盐碱土是一种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鉴于甜高粱品种具有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性,因此可以利用盐碱土种植甜高粱,既可以提高盐碱土利用效率,改善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达到能耕作的水平,还可以增加甜高粱种植面积和生物量。
目前甜高粱在高产种植技术方面的研究很多,而针对每年只能保证一次灌溉、降雨量少、蒸发剧烈的河套灌区盐碱化土壤的甜高粱种植技术研究较少,将甜高粱作为饲用作物开展生态种植的研究更少。因此,本发明基于暗管排盐治理盐碱地工程,结合河套灌区特有的灌溉方式,以提高甜高粱的饲用价值为目的,对该地区甜高粱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盐碱地甜高粱生态种植方法,以提高收获生物量和甜高粱饲用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盐碱地甜高粱生态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暗管排盐工程施工
暗管排盐是干旱和半干旱具有高水位特征区域防止洪涝灾害和土壤盐渍化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所谓暗管,包括吸水管和集水管,吸水管管壁开有透水孔,铺设于地下一定深度,盐水通过管壁透水孔进入管道内,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移规律,将充分溶解了土壤盐分的地下水体通过吸水管汇入集水管中,再通过集水管管道排出土体外,从而达到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的目的;
一般在播种的上一年11-12月份土壤冻结之前进行埋管施工,包括吸水管和集水管的埋设,吸水管埋设的坡降比为0.6‰,集水管垂直于吸水管埋设,集水管埋设的坡降比为1‰,在吸水管与集水管相交处设置集水井,集水井井盖封口,上部覆土,在集水管末端设有集水池和泵站;
吸水管和集水管在地下同一深度,一般呈垂直交叉,交叉连接处设置集水井;
吸水管周围铺设沙子和石子作为滤料以避免泥土堵塞吸水管管壁上的透水孔;
吸水管与集水管铺设深度一般在地表以下1.2-1.8m;
(2)平整土地
包括粉垄、平地,粉垄深度为80cm,粉垄过程能同时除掉土壤中芦苇和其它杂草的根系,减少后期甜高粱生长过程中杂草所带来的影响,保持耕地地面平整;
(3)覆膜、灌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6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