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线式炼钢厂连铸机大包秤重传感器校准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6590.5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4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叶小兵;汤智勇;郭生辉;黄德亮;李怀新;吴婉金;张智军;冯伟宏;郭建华;林智光;陈斌;杨芷;李锦辉;邓寿明;邱永聪;许伟;叶振标;朱应丁;叶琼楷;郑小红;彭丽煌;张文伟;陈辉煌;刘用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3/01 | 分类号: | G01G23/01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2 广东省韶关市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炼钢厂 连铸机 大包 传感器 校准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在线式炼钢厂连铸机大包秤重传感器校准装置,包括设置在大包臂一侧的驱动模块及设置在驱动模块上的校准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机械臂及校准部,所述校准部设置于机械臂的顶端,所述校准部内设置有便于放置大包臂的校准腔;所述校准模块包括液压站和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杆朝下,且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底部与校准腔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站设置于校准部外侧且位于机械臂上,所述液压站通过油管与液压千斤顶连通。本发明也公开了在线式炼钢厂连铸机大包秤重传感器校准装置的使用方法,在连铸机正常生产时对空载的大包臂进行在线校准。本发明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提高秤重准确性,有利于生产的正常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校准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在线式炼钢厂连铸机大包秤重传感器校准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炼钢厂连铸机大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重新校准,一般的校准方法是,在检修时通过天车将砝码包吊送到连铸机大包上,根据连铸机大包测得砝码包的重量与砝码的标准重量比较来调整连铸机大包秤。但在实际校准时,由于天车使用频繁,而且使用天车前需要先提出申请,将砝码包吊到大包臂上进行比对校准,经常要等天车有空才能进行。而且砝码包的存放时间越长,容易被锈蚀,导致砝码包的实际重量与标定重量不同,使用这种砝码包不能有效地校准连铸机大包秤重传感器,另外,砝码包重量一般是过百吨,使用天车吊运也存在安全风险。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校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式炼钢厂连铸机大包秤重传感器校准装置及使用方法,在连铸机正常生产时也能在线对大包臂的秤重传感器进行校准,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提高秤重准确性,有利于生产的正常进行。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在线式炼钢厂连铸机大包秤重传感器校准装置,包括设置在大包臂一侧的驱动模块及设置在驱动模块上的校准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机械臂及校准部,所述校准部设置于机械臂的顶端,所述校准部内设置有便于放置大包臂的校准腔;
所述校准模块包括液压站和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杆朝下,且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底部与校准腔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站设置于校准部外侧且位于机械臂上,所述液压站通过油管与液压千斤顶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校准腔的内侧壁水平设置有与大包臂通孔适配的多个定位销。在大包臂上自带有多个通孔,当大包臂置入校准腔后,大包臂的底部与校准腔的底部接触,且定位销穿过大包臂的通孔,便于固定大包臂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销靠近校准腔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朝外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层。当定位销穿过大包臂的通孔时,定位环限制大包臂继续进入校准腔内,使大包臂上的秤重传感器位于液压千斤顶的正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销的数量至少是两个,所述定位销对称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校准部的外顶部侧面设置有向外翻转的旋转拉杆,所述旋转拉杆的外端设置有对接卡槽,所述旋转拉杆的长度大于校准腔的高度,所述校准部的外底部侧面设置有与对接卡槽配合的锁紧栓,旋转拉杆向下翻转至锁紧栓处,锁紧栓嵌入旋转拉杆的对接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校准部的顶部设置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拉杆的一端连接,用于驱使旋转拉杆向下或向上翻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杆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面积小于秤重传感器的底座面积。避免顶杆直接向秤重传感器的底座施压,造成秤重传感器底座划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与定位环之间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所有定位销的压力传感器均检测到压力值时,说明此时大包臂已完全进入,大包臂上的秤重传感器位于液压千斤顶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6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