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6636.3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4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顾仕军;张坤;张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煌伟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鸿基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围护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基坑围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其包括首节井体以及若干连接于首节井体迎水面一侧的抗冲刷板,所述抗冲刷板竖向滑动连接于首节井体的外侧壁,所述抗冲刷板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向抗冲刷板提供浮力的漂浮组件。本申请具有对首节井体迎水面一侧河床提供防护,保障首节井体的施工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围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围护结构主要承受基坑开挖卸荷所产生的水压力和土压力,其中,软弱地基的围护结构通常采用沉井结构,尤其是在质地软弱,为淤泥质土的河床上开挖基坑。
在流域内采用沉井结构施工时,常见基坑围护结构包括首节井体、位于首节井体顶端的接高井体以及位于首节井体底端的封底板。
首节井体通常采用若干板块围合形成的钢箱结构,板块竖向开设有定位下沉槽。接高井体的井壁对应且固定连接于板块的顶端,接高井体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首节井体的定位下沉槽灌注混凝土下沉时,由于水流对首节井体迎水面的冲击,将在首节井体的底端形成朝向河床的旋流,旋流将冲刷河床并且夹带泥土,易致使首节井体整体向迎水面一侧倾斜,影响首节井体的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首节井体在沉井施工时的倾斜量,保障首节井体的施工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其包括首节井体以及若干连接于首节井体迎水面一侧的抗冲刷板,所述抗冲刷板竖向滑动连接于首节井体的外侧壁,所述抗冲刷板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向抗冲刷板提供浮力的漂浮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漂浮组件与抗冲刷板连接时,漂浮组件能够使抗冲刷板漂浮在水中,以便和首节井体一同水中漂浮运输。拆卸、分离漂浮组件和抗冲刷板,抗冲刷板将在重力作用下与迎水面一侧的河床相抵,从而对河床提供防护,减少水流冲击首节井体形成的旋流冲刷河床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抗冲刷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消能槽,所述消能槽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消能槽靠近首节井体的一端高于消能槽背离首节井体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流将沿消能槽的弧形槽壁,背离河床流动,从而提高抗冲刷板对河床的保护作用。
可选的,所述抗冲刷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桩,所述插接桩沿首节井体的迎水面间隔分布有若干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桩的底端穿设于河床内,提高抗冲刷板与河床的连接稳定性能,通过旋流冲击抗冲刷板,还将对抗冲刷板提供一个竖向荷载,以便插接桩整体伸入至河床内。
可选的,所述插接桩的底端设置有便于插接桩伸入至河床内的导向尖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尖端以便插接桩伸入至河床内。
可选的,所述抗冲刷板靠近首节井体轴线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首节井体的迎水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导向肋,所述导向肋平行首节井体的轴线设置,所述导向肋对应卡接槽,所述导向肋与卡接槽相互水平卡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槽与导向肋的配合,首节井体对抗冲刷板提供水平方向的限位,以便抗冲刷板稳固的连接于河床上。同时,首节井体下沉施工时,由于抗冲刷板与首节井体竖向滑动连接,以便减少抗冲刷板与首节井体相互限位干涉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导向肋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限制抗冲刷板自导向肋顶端脱出的限位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煌伟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煌伟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6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