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混流设备及滤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6867.4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路建伟;刘威;陈杰;张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威胜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00 | 分类号: | B01F13/00;B01D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混流设备及滤油系统,充电混流设备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两个分流部、正电极及负电极,所述分流部具有进油口及出油口,所述正电极及负电极分设于两个分流部内,以对流入分流部的油液进行充电,两个分流部的出油口相互邻近设置,所述壳体与分流部之间形成混流腔,所述分流部通过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混流腔连通。本发明通过在壳体与分流部之间形成混流腔,使得自两个分流部流出的分别荷正电及荷负电的油液可在混流腔中进行进一步的混流,使得带有正电荷及负电荷的颗粒可充分接触、中和,如此设置,一方面增加了油液的混流效果,颗粒更易接触聚结;另一方面,分流部位于壳体内部,结构紧凑,充电混流设备整体体积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混流设备及滤油系统。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设备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到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缓冲等作用。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会使油液产生固体颗粒物、油泥、漆膜、亚微米颗粒物、水分等,使油液劣化,劣化后的油液很有可能导致设备故障,例如设备的腐蚀、泄漏、动作失灵等。另外,润滑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也会引入水分、颗粒杂质、金属离子及金属氧化物等。因此在使用时需对润滑油进行净化或过滤。
目前常用的油净化技术包括机械式、离心式、电荷式等。机械式净油通过机械混流组件对油液进行过滤,一般可以有效净化中型和大型颗粒物,但是却无法捕捉到小于滤网的颗粒物,且更小的颗粒物容易使得过滤器堵塞,需要经常更换混流组件,使用成本高。离心式净油方式同样无法过滤掉微小的颗粒物。电荷式净油方式的原理为:带有杂质的油液在装置中分为两路,分别装有电荷注入装置,其中一路注入正电荷,另一路注入负电荷,带上正、负电荷的污染颗粒物混合时会相互聚结长大。将混合后的油液通入过滤装置,聚结后的颗粒物较为容易被捕捉过滤掉。因此电荷式净油对净化小颗粒物有较好的效果。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充电混流设备及滤油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油液混合效果较好的充电混流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混流设备,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两个分流部、正电极及负电极,所述分流部具有进油口及出油口,所述正电极及负电极分设于两个分流部内,以对流入分流部的油液进行充电,两个分流部的出油口相互邻近设置,所述壳体与分流部之间形成混流腔,所述分流部通过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混流腔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两个分流部并排设置,所述充电混流设备还包括设于两个分流部的端部的混流块,所述混流块用于将自两个分流部的油液流出的油液进行混合,所述混流块开设有混流通道,所述分流部通过所述出油口与混流通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两个出油口相对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两个分流部并排设置,所述充电混流设备还包括设于两个分流部的端部的分流块,所述分流块开设有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与两个分流部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流部包括筒部及设于筒部两端的第一堵头及第二堵头,所述出油口及进油口分设于所述第一堵头及第二堵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筒部及设于筒部内的第一隔板,所述分流部固定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所述第一隔板开设有与所述分流通道连通的通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正电极及负电极分别连接有金属丝网,所述金属丝网填充于所述分流部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流部的材质为POM塑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正电极及负电极通过分流部上开设的电极安装孔进行固定,所述电极通过电极连接线与外部电源进行电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密封连接组件,所述密封连接组件用于将外部电源线与电极连接线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威胜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威胜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68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