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甲基苯醌制备三甲基氢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7344.1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爽;牛晓达;熊良敏;郭凯梁;陈淑媛;门勇;安炜;王金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B01J35/02;C07C37/07;C07C39/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苯醌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2,3,5‑三甲基‑2,5‑环己二烯‑1,4‑二酮(TMBQ)制备三甲基氢醌合成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经过高温还原气体处理的氧化物氧化锰、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铁和氧化锆为载体,从而制备出高分散的钯催化剂,钯负载量为0.1~4%(质量百分比),形成超小的钯纳米或者亚纳米颗粒,提高活性位数量,同时氧化物载体与钯形成强相互作用,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低温低压实现TMBQ加氢制备TMHQ反应。本发明合成技术不仅负载量和用量极低,温度和压力同样显著降低,明显低于工业制备条件,而且产率和纯度极高,循环稳定性好,优于钯碳催化剂,有望应用于TMHQ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负载贵金属钯。本发明催化工艺原料易得,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新型催化工艺制备维生素E合成用关键中间体三甲基氢醌的合成技术。
背景技术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作为人和动物必需且必备的抗氧化剂,功效广泛。它可以提高身体生育能力、免疫功能,维持机体正常运转,在医药、饲料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维生素E不仅是中国的基础民生产业产品,在国际领域也是用途非常广泛、市场需求极大的三大维生素产品之一。自维生素E在1938年第一次被公开,其合成技术已经历了80多年的发展,目前市场格局较稳定。
在维生素E的合成方法中,工业上主要用三甲基氢醌(TMHQ,全称2,3,5-三甲基对苯二酚)和异植物醇这两种中间体以一步缩合法合成,产率95%以上。其中异植物醇为维生素E提供侧链,三甲基氢醌为主体结构,我们主要研究三甲基氢醌的合成。三甲基氢醌由多步合成获得,是关键中间体,其合成直接影响维生素E产品的收率和质量。
三甲基氢醌合成方法较多。根据原料的不同,制备方法有2,3,5-三甲基苯醌还原法、巴豆醛法、偏三甲苯法、间甲苯酚法、叔丁基苯酚法、苯酚法、对二甲苯法、异佛尔酮法等。巴豆醛法是早期巴斯夫公司以巴豆醛、戊酮为原料缩合得到三甲基环己烯酮,再通过脱氢生产三甲基苯酚,进而生产三甲基氢醌。该法收率不高,成本较大,后期逐渐被取代。偏三甲苯法发展也较早,该方法是由偏三甲苯经磺化、硝化、加氢、水解、氧化等步骤合成三甲基氢醌,但反应步骤太复杂,目前很少企业采用。其余方法均涉及通过将三甲基苯醌加氢制备三甲基氢醌步骤,在这些方法中,均需使用催化剂实现催化加氢反应,能够在温和条件下获得优秀的产率。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催化剂是商业钯碳催化加氢工艺,该工艺中催化剂不仅负载量高,而且催化剂用量大,导致合成成本较高,开发新型高效低成本催化工艺用于三甲基苯醌(TMBQ,2,3,5-三甲基-2,5-环己二烯-1,4-二酮)加氢合成三甲基氢醌对维生素E工业化大规模低成本合成、提高经济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甲基苯醌加氢合成制备三甲基氢醌催化加氢工艺中,核心是催化剂,目前最常用催化剂是商业钯碳,但是商业钯碳不仅需要较高的负载量(5~10%),而且使用量也很大,一般工艺生成TMHQ的钯催化剂的负载量为5%以上(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164-013-1219-8),导致TMHQ合成成本略高,因而限制其大规模生产及使用,并且大部分生产都需要1~2MPa和60℃以上温度才能使反应完全,因此研制出低钯负载量及使用量且能在低温低压的温和条件(50℃且0.6MPa)下提供高产率(95%)的催化剂是降低TMHQ合成成本的关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7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