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自楔紧装置的打桩锤组合锤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7636.5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9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太清;刘鹏鹏;杨顺钦;王爱军;王兴云;张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锻压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14 | 分类号: | E02D7/14;E02D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陈萍萍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打桩 组合 锤头 | ||
1.一种带自楔紧装置的打桩锤组合锤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锤头(1)、以及套置在主锤头(1)上的副锤头组件、预紧装置和阻挡装置,所述预紧装置和阻挡装置依次设于副锤头组件的上方;
所述副锤头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副锤头(11)、第二副锤头(13)和第三副锤头(15),所述第一副锤头(11)和第二副锤头(13)之间、第二副锤头(13)和第三副锤头(15)之间、以及第三副锤头(15)和主锤头(1)之间均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副锤头(11)与第二副锤头(13)的间隙处设有第一弹性垫圈(12),所述第二副锤头(13)与第三副锤头(15)的间隙处设有第二弹性垫圈(14),所述第三副锤头(15)与主锤头(1)的间隙处设有第三弹性垫圈(16);
所述第一副锤头(11)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圆锥孔,所述圆锥孔内安装有开口锥套(10),所述开口锥套(10)安装于圆锥孔内后,其开口锥套(10)底部的小端端面与圆锥孔内小端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开口锥套(10)顶部的大端端面凸出于第一副锤头(11)的上端面并与预紧装置之间形成有间隙;
所述预紧装置包括套接在主锤头(1)上的碟簧座(9),所述碟簧座(9)上开设有若干个碟簧安装孔,若干个碟簧安装孔呈圆周状均匀间隔分布,每个所述碟簧安装孔内均安装有碟簧组件(8);
所述碟簧组件(8)顶部设有碟簧压紧块(7),所述碟簧压紧块(7)上设置碟簧压盖(6),碟簧压盖(6)通过碟簧压紧块(7)和螺杆组件(5)给碟簧组件(8)施加预紧力,所述碟簧压盖(6)的下端面与碟簧座(9)的上端面形成有间隙;
所述阻挡装置包括套接在主锤头(1)上的限位圈(3)、以及套接在限位圈(3)外圆上的热套圈(4),所述限位圈(3)外圆与热套圈(4)内孔之间设有台阶,所述限位圈(3)外圆与热套圈(4)内孔之间过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楔紧装置的打桩锤组合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锤头(1)的顶部设有卡键槽,所述卡键槽内安装有半圆形卡键(2),所述半圆形卡键(2)与热套圈(4)内孔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楔紧装置的打桩锤组合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锤头(11)和第二副锤头(13)之间的间隙为δ4,所述第二副锤头(13)和第三副锤头(15)之间的间隙为δ5,所述第三副锤头(15)和主锤头(1)之间的间隙为δ6,所述δ4、δ5和δ6分别为第一弹性垫圈(12)、第二弹性垫圈(14)和第三弹性垫圈(16)的弹性变形量,所述δ4、δ5和δ6为弹性变形量的大小,根据第一副锤头(11)、第二副锤头(13)和第三副锤头(15)所处位置的冲击能量的不同经计算确定:δ4<δ5<δ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楔紧装置的打桩锤组合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垫圈(12)、第二弹性垫圈(14)和第三弹性垫圈(16)的左右两侧均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自楔紧装置的打桩锤组合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锥套(10)的外圆为圆锥形,所述开口锥套(10)的内孔为圆柱孔,所述开口锥套(10)沿母线剖切一间隙为δ9的开口(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锻压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机锻压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76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防水卷材制造用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止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