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热管理的氢能汽车热泵系统和氢能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7826.7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3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赴春平;郝义国;张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普赫氢能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03;B60H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孔灿 |
地址: | 43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管理 汽车 系统 | ||
1.一种基于热管理的氢能汽车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循环系统,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道连通形成电机冷却回路;
燃料电池循环系统,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道连通形成燃料电池冷却电路;
高压电池包循环系统,与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道连通形成高压电池包循环回路;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并联后,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压缩机、内置冷凝器的第一通路连通形成冷媒循环回路;以及,
暖风制热系统,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三通路、PTC加热器、所述内置冷凝器的第二通路连通形成暖风制热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理的氢能汽车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三通路连接于所述暖风制热回路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理的氢能汽车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三通路可选择地连接于所述暖风制热回路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理的氢能汽车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置冷凝器,所述外置冷凝器两端分别与所述内置冷凝器第一通路的出口端、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连接,形成外界供热回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热管理的氢能汽车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与第二换热器、外置冷凝器之间通过第一换向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外置冷凝器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热管理的氢能汽车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第三换热器的第二通道通过第七换向装置连接,所述第七换向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热管理的氢能汽车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器,所述外置冷凝器一端与蒸发器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一换向装置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换向装置控制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或断开;
所述外置冷凝器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所述内置冷凝器第一通路的进口端通过第二换向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内置冷凝器连接或与所述外置冷凝器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理的氢能汽车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散热器,所述电机散热器与电机循环系统连通形成电机散热回路;所述电机循环系统通过第三换向装置与电机散热器、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循环系统与所述电机散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和/或,
还包括燃料电池散热器,所述燃料电池散热器与燃料电池循环系统连通形成燃料电池散热回路;所述燃料电池循环系统通过第四换向装置与燃料电池散热器、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四换向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燃料电池循环系统与所述燃料电池散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理的氢能汽车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电池包散热器,所述高压电池包散热器与高压电池包循环系统连通形成高压电池包散热回路;所述高压电池包散热器与高压电池包循环系统连通形成高压电池包散热回路,所述高压电池包循环系统通过第六换向装置与高压电池包散热器、第三换热器连接,所述第六换向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高压电池包循环系统与所述高压电池包散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10.一种氢能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热管理的氢能汽车热泵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普赫氢能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黄冈普赫氢能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78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