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测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治疗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7944.8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4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刚;王丹;李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泱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574;A61K45/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科苑纬***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预测 直肠癌 奥沙利铂 治疗 敏感性 生物 标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用于预测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治疗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的生物标志物包括SLC51A、LINC00844和/或LOC100507221。本发明发现,与奥沙利铂耐药组相比,LOC100507221在奥沙利铂敏感组中表达上调,SLC51A、LINC00844在奥沙利铂敏感组中表达下调,故本发明提供了SLC51A、LINC00844、LOC100507221在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对奥沙利铂治疗敏感性中的新应用,对指导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预测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治疗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其发病率已占到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其死亡率也占到癌症死亡的第三位。结直肠癌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虽然目前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及新辅助治疗等诊疗手段得到显著提高,但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仍高达33%。早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约为56%~61%。但很多患者在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最佳机会,40~45%的患者在术后复发,失去了再次手术的机会。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成为中晚期及复发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是目前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方案。并在抗癌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奥沙利铂通过烷化作用,与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与复制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一些患者对奥沙利铂产生耐药严重制约其疗效。目前,有关预测奥沙利铂耐药的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为谷胱甘肽转移酶、P53、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ERCC1、ERCC2、XRCCI等。但这些分子标记物作为奥沙利铂耐药相关分子标志物缺乏特异性,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探索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特异性的耐药分子标志物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生物标志物在预测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治疗敏感性中的应用。在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对奥沙利铂治疗敏感性的产品,以及一种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对奥沙利铂治疗敏感性的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生物标志物在制备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对奥沙利铂治疗敏感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样本中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的试剂在制备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对奥沙利铂治疗敏感性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的生物标志物包括SLC51A、LINC00844和/或LOC100507221。
在某些非限制性实施方案方式中,所述的试剂包括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原位杂交、凝胶电泳、测序和序列分析、微阵列分析、质谱技术、凝胶分析系统、色谱、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测定法、酶免疫测定法、蛋白质印迹、免疫沉淀、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样本中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的试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试剂包括引物、探针、微阵列、生物标志物特异性抗体、或生物标志物特异性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对奥沙利铂治疗敏感性的产品,所述的产品包含检测样本中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的试剂,所述的生物标志物包括SLC51A、LINC00844和/或LOC100507221。
在某些非限制性实施方案方式中,所述的产品包括试剂盒、芯片、试纸。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试剂盒包括qPCR试剂盒、免疫印迹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流式细胞分析试剂盒、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ELISA试剂盒和电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试剂盒包含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是否对奥沙利铂治疗敏感的说明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产品还包括处理样本的试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生物标志物在制备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对奥沙利铂治疗敏感性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生物标志物包括SLC51A、LINC00844和/或LOC100507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泱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泱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7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联网审计的政府投资审计平台
- 下一篇:胶带用洗胶溶液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