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产品的检测工装、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8309.1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0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袁龙刚;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W4/80;H04W76/1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6210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产品 检测 工装 装置 方法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产品的检测工装、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介质,检测工装包括:串口通讯模块,与检测程序端建立串口通讯连接,接收并解读检测程序端的组包协议,并将检测结果共享于检测程序端;还包括多个并行的通讯模块,用于根据解读的组包协议与无线通讯模块建立通讯连接,向无线通讯模块发送与待测智能产品建立测试连接的指令,并接收无线通讯模块的测试结果。该检测装置的检测程序端与检测工装进行串口通信,再由检测工装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对待测智能产品进行WiFi、蓝牙、红外等数据的收发达到检测目的。该装置方便适配不同智能产品的功能检测,有效减少现有检测技术中对测试电脑端及外部测试环境的配置要求,有效提升整体检测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产品功能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产品的检测工装、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计算机介质。
背景技术
家电早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更让家电为人们未来的美好生活提供更丰富的想象。智能家电产品在生产检测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其WiFi、蓝牙等性能作出检测。申请号201710729410.3一种物联网智能模块的生产测试方法及装置中公开的WiFi模块在流水线的检测流程即需要测试端电脑去反复连接待测智能产品的WiFi热点进而进行UDP数据通讯,该检测方式受到测试环境的影响较大。
目前所用到的测试工具主要集中在电脑端,运行在测试电脑端的测试软件,需要通过电脑去连接WiFi、蓝牙等热点并获取其信号强度值、进而在测试电脑端软件与待测智能产品之间进行网络数据通讯。图1描述了智能产品现有的生产检测技术装置,其中虚线上方描述了WiFi产品的检测方案,虚线下方描述了蓝牙产品的检测方案。其中,WiFi产品目前有两种检测方案:方案一为测试电脑直接与智能模块的AP热点建立连接(搜索热点的过程中测试电脑获取到智能模块的WiFi信号强度值),从而通过UDP通讯实现测试命令(PC端发送)及测试结果(智能模块回复)的信息交互,该方案需要测试电脑反复与不同的待测智能产品建立AP连接,对测试电脑的网卡性能及网络环境配置有一定的要求(搜索热点及获取热点的信号强度值是通过无线网卡实现的);方案二为测试电脑与智能模块分别连接至同一测试路由器形成局域网后(该过程中测试电脑连接至路由器也是通过无线网卡实现的),测试电脑与待测智能产品直接通过UDP通讯实现测试命令及测试结果的信息交互(通讯过程中测试电脑获取到智能模块搜索到连接路由器的WiFi信号强度值),该方案需要在生产检测环境中配置一个测试路由器,同时需要保证测试电脑与待测智能产品都连接至该路由器下(在生产检测现场存在多个路由器的情况下为避免智能模块出现串联现象需要增加一定的逻辑处理)。蓝牙产品的检测方案为:测试电脑直接搜索待测智能产品的蓝牙热点(蓝牙热点的搜索过程实际要通过蓝牙适配器完成,因此测试电脑需要配置蓝牙适配器的相关环境),获取其蓝牙热点的信号强度值,进而与智能模块建立蓝牙通讯。
由此可见,现有生产检测装置中对测试电脑的配置有一定的要求,测试电脑的网卡性能或者蓝牙搜索性能等直接决定了整个智能产品的生产检测节奏,对于不同类型的智能产品生产切换时,测试电脑的测试软件及环境配置也要进行重新设置;如需要检测WiFi,测试电脑端需要配置无线网卡、无线网卡的安装位置和性能对WiFi通讯会产生影响;电脑端配置方面,需要关闭防火墙、禁掉其他无用网卡以保证WiFi数据的交互不受干扰。如果需要检测蓝牙设备,则测试电脑端又需要重新进行配置,并切换至另外一套测试软件,其检测系统的兼容性比较差。
发明内容
一种智能产品的检测工装、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产品的检测工装,其包括:
串口通讯模块,用于与检测程序端建立串口通讯连接,接收并解读所述检测程序端的组包协议,并将接收到的检测结果共享于所述检测程序端;所述组包协议包括:检测待测智能产品使用的无线通讯模块类型,待测智能产品的独有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8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播放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DPI应用测试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