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菌藻反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8531.1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5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廖强;于容朴;夏奡;黄云;朱贤青;朱恂;姚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北京华夏大禹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系统 | ||
1.一种菌藻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照射区和至少一个菌藻反应区,所述光源照射区与各菌藻反应区位于同一反应池体,所述反应池体内通入预设浓度的光能储能介质的污水混合液;
所述光源照射区设置有至少一个光源机构,所述光源机构设置有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用于为污水混合液提供光能,且所述光源照射区下部设置有推流结构;
所述光源照射区与各菌藻反应区中部通过隔墙隔开,所述光源照射区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各菌藻反应区上部和下部连通,在启动菌藻反应系统时,开启推流结构以使所述光源照射区与各菌藻反应区中的污水混合液循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的上部设有可调节导流板,各导流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隔墙连接,各导流板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角度调整结构与所述反应池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藻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导流板通过第一角度调整结构设置各导流板与水平面夹角为10~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菌藻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导流板包括弧形板和平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菌藻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流结构包括曝气结构、叶轮推流结构和鼓风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藻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下部设置有一个以上贯通的通孔,所述光源照射区下部与各菌藻反应区下部通过各通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菌藻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若菌藻反应区数量为1,在与菌藻反应区接触的反应池体内表面设置有辅助导流板,所述辅助导流板第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菌藻反应区的液面高度,所述辅助导流板第二端通过第二角度调整结构与所述反应池体内表面连接,且所述辅助导流板的第二端的高度高于光源照射区的液面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菌藻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能补能介质采用绿藻、蓝藻、硅藻以及用于储能的荧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光能补能介质浓度大于等于0.1g/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菌藻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照射区和各菌藻反应区的体积比为1:1~1: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菌藻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工作照射强度小于等于5万勒克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北京华夏大禹环保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学;北京华夏大禹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85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