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钒渣提取钒酸钠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0930.1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5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超;冯静;程克林;王超;李建超;张振峰;王媛;高艳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承德承钢钒钛冷轧薄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31/00 | 分类号: | C01G3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振珍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提取 钒酸钠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利用钒渣提取钒酸钠的装置,属于矾渣提取技术领域,包括:罐体、封堵板、反应罐、两个加压板和分离罐。两个加压板相对设置,且加压板的外沿与反应罐的内壁滑动贴合;当出渣口、加氧管、排渣管和出液管均处于封堵状态时,两个加压板、反应罐内壁和封堵板围设为密闭的反应腔;两个加压板相互靠近滑动用于提高反应腔内的气压。分离罐顶部与出液管连通,底部设有排液口,分离罐的侧壁开设有排杂口;添加管用于向分离罐内输入脱硅剂,排杂口用于排出脱硅渣。本发明提供的利用钒渣提取钒酸钠的装置中通过反应罐和分离罐使矾渣进行两种反应,最终排出残渣以及脱硅渣,并生成含矾液体,整个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并且集成化水平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矾渣提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利用钒渣提取钒酸钠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钒渣则是冶炼钒钛磁铁矿的副产品,其有2种途径产生,一种是半钢中残存的钒经炼钢后氧化进入渣中,另一种是未经吹炼钒渣的铁水直接炼钢得到含钒钢渣。
我国每年排放的含钒钢渣近百万吨,不仅污染环境,且造成有价元素钒的损失。目前,钒渣提钒主要有2种途径,一是钒渣返回炼铁富集钒,炼出高含钒渣,再进一步提钒,即为将钒渣作为熔剂添加在烧结矿中进入高炉冶炼,钒熔于铁水中,经吹钒得到高品位钒渣。另一种钒渣的处理方法是直接提钒法,有钠化焙烧、钙化焙烧、降钙焙烧和直接酸浸等工艺。
上述工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矾进行回收,但是所需的装置结构均较为复杂,并且集成化水平较低,提高了矾渣回收的设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钒渣提取钒酸钠的装置,旨在解决回收矾的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并且集成化水平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利用钒渣提取钒酸钠的装置,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有进渣口,底部开设有出渣口,所述罐体内设有用于破碎钒渣的破碎辊;所述罐体上安装有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用于向所述罐体内喷淋氢氧化钠;
封堵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出渣口处,用于开启或者封堵所述出渣口;
反应罐,设于所述罐体的下方,所述反应罐与所述出渣口连通,所述反应罐连通有加氧管,所述反应罐底部设有排渣管和出液管;
两个加压板,两个所述加压板相对设置,且所述加压板的外沿与所述反应罐的内壁滑动贴合;当所述出渣口、所述加氧管、所述排渣管和所述出液管均处于封堵状态时,两个所述加压板、所述反应罐内壁和所述封堵板围设为密闭的反应腔;两个所述加压板相互靠近滑动用于提高所述反应腔内的气压;
分离罐,所述分离罐顶部与所述出液管连通,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分离罐的侧壁开设有排杂口;所述分离罐连通有添加管,所述添加管用于向所述分离罐内输入脱硅剂,所述排杂口用于排出脱硅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应罐上开设有与所述排渣管连通的出渣口,两个所述加压板用于将反应后的碎渣推动至所述出渣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应罐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出液管连通的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内安装有过滤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液孔和所述出渣口沿所述加压板长度方向上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分离罐高度方向上滑动设有提升板,所述提升板的外沿与所述分离罐内壁密闭配合,所述提升板上开设有多个排液孔,所述提升板的下侧设有多个与所述排液孔一一对应的封堵块,多个所述封堵块同时封堵相应的所述排液孔用于与所述提升板形成反应平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离罐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牵引绳与所述提升板连接用于提升所述提升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氧管、所述排渣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承德承钢钒钛冷轧薄板有限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承德承钢钒钛冷轧薄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0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切削特征遴选的加工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高效节能动静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