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创式电刺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1131.6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6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全威;郭超;周国庆;单成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斗(苏州)脑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372;A61N1/3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徐州市相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创式电 刺激 系统 | ||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式电刺激系统,包括无源植入子和无线刺激器,无源植入子包括刺激电极、耳畔、导线和无线接收线圈,刺激电极与无线接收线圈通过导线连接,耳畔设在靠近刺激电极一侧的导线上;无线刺激器包括无线发射线圈、电池以及设在PCB电路板上的主控芯片、通讯模块、功率调节模块和频率调节模块,功率调节模块和频率调节模块均与主控芯片电信号连接,且功率调节模块和频率调节模块均通过波轮按钮调节,主控芯片通过通讯模块与无线发射线圈电信号连接;电池与PCB电路板电路连接,无线刺激器上还设有给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本申请采用无源的植入式电刺激方式,既达到精准调控刺激剂量的目的,同时又解决了电池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式电刺激系统。
背景技术
微弱适量的电刺激能够改善或治疗某些人体不良症状,常规电刺激分为体外电刺激和植入式电刺激。体外电刺激损伤小,且调控过程中方便、安全,不用过多考虑电池电量问题,但这种刺激方案中刺激电极与目标组织中间有皮肤以及其他组织间隔,不能够精准地将电流释放到目标区域,收效大大减弱。而植入式电刺激将刺激电极及整个刺激模块包含电池均植入到体内,电极也与目标组织直接接触,能够精准调控刺激剂量,达到治疗效果,然而这种方式植入损伤较大,电池寿命受限,电量耗尽后无法继续工作,必须二次手术取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创式电刺激系统,通过手术将无源植入子中的刺激电极贴附、包裹的在神经处,通过导线延长将无线接收线圈(电感量10μH)埋置在皮层下或是组织内。将参数调好的无线刺激器通过魔术贴或胶贴贴附在无线接收线圈(电感量10μH)上方的皮层上,打开无线刺激器开关,无线刺激器开始工作,结束后将无线刺激器取下充电,本装置可用于长期的神经康复训练,可以定时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间断性刺激训练。
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创式电刺激系统,包括无源植入子和无线刺激器,无源植入子包括刺激电极、耳畔、导线和无线接收线圈(电感量10μH),刺激电极与无线接收线圈(电感量10μH)通过导线连接,耳畔设在靠近刺激电极两侧的导线上,用于固定无源植入子,无线接收线圈(电感量10μH)用于接收无线刺激器发出的信号;所述无线刺激器包括无线发射线圈(电感量10μH)、电池以及设在PCB电路板上的主控芯片、通讯模块、功率调节模块和频率调节模块,功率调节模块和频率调节模块均与主控芯片电信号连接,且功率调节模块和频率调节模块均通过波轮按钮调节,主控芯片通过通讯模块与无线发射线圈(电感量10μH)电信号连接;电池与PCB电路板电连接,无线刺激器上还设有给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PCB电路板与无线发射线圈(电感量10μH)间设有隔磁片。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刺激器还设有调频/调幅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刺激电极包括电极管,电极管上设有纵向缝,电极管在纵向缝的两侧设有缝合线;刺激电极电路在电极管的内管壁上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无源植入子整体被绝缘层包裹,仅在所述刺激电极的刺激触点处暴露。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刺激器通过黏附结构件贴附在所述无源植入子上方的皮肤上。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接口采用Type-c接口。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无源植入子与无线刺激器通过谐振的方式进行信号传递,无源植入子无需设置内部电源,微小化设计,减少植入后对身体创伤。本申请采用无源的植入式电刺激方式,既达到精准调控刺激剂量的目的,同时又解决了电池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无线植入子植入组织内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刺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无线刺激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斗(苏州)脑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斗(苏州)脑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1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油漆附着力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生产周期时间的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