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Trocar穿刺孔的保护隔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1479.5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董汉光;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trocar 穿刺 保护 隔绝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Trocar穿刺孔的保护隔绝装置,所述适用于Trocar穿刺孔的保护隔绝装置包括内套筒、阻隔堤结构、保护隔绝膜、自弹性圆环、外套筒、可拆卸束缚卡扣;所述阻隔堤结构设于内套筒末端;所述保护隔绝膜密封于内套筒外侧表面,且所述自弹性圆环设于阻隔堤结构内,且与保护隔绝膜末端连接;所述外套筒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可拆卸束缚卡扣设于外套筒末端。其优点表现在:通过在腹壁穿刺孔和Trocar之间利用保护膜形成相对密闭空间的方法阻断烟囱效应,并直接对穿刺孔造成的腹膜缺损处进行保护,同时可防止Trocar意外脱出的干扰,加快手术的进程,尤其适用于肌肉萎缩、腹壁薄弱的老年病人及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人,特别是恶性肿瘤病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Trocar穿刺孔的保护隔绝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外科医疗领域,腹腔镜及机器人微创手术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已逐渐成为外科手术的主流。而腹腔镜及机器人微创手术均需要腹内大量灌注CO2气体形成腹内高压创造手术空间,然后分别在腹壁上使用数量及直径不同的Trocar穿刺腹壁形成操作通道,从而完成手术操作。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第一、穿刺孔破坏了腹膜的完整性;第二、因为术中Trocar反复在腹壁穿刺孔间活动导致腹膜穿刺孔与Trocar之间的间隙变大,造成密闭不严,从而导致腹腔内二氧化碳气体因为腹内高压经腹膜穿刺孔缺损处弥散入腹壁皮下,严重者可造成全身严重皮下气肿(尤以肌肉萎缩或强度不够、全身皮下组织疏松的老年病人为剧),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及康复造成威胁;第三、对于肿瘤病人来讲,可能的严重后果还包括由于Trocar与腹壁穿刺孔之间的间隙增大、密闭不严导致的腹内高压气体外逸的“烟囱效应”。已有研究证实在肿瘤病人的微创手术中,因使用电工作站而形成的气溶胶中含有大量活性肿瘤细胞,由于烟囱效应,导致肿瘤细胞在穿刺孔处的聚集与种植转移。由于缺损的腹膜失去了完整性,对肿瘤的抵抗能力也相应下降,术中出血导致的血液直接污染腹膜缺损处也极易发生肿瘤的种植转移。关于恶性肿瘤病人腹腔镜手术后Trocar处肿瘤种植转移的病例已屡见报道,这也严重阻碍了腹腔镜及机器人微创手术在恶性肿瘤病人中的应用;第四、因为手术导致Trocar与腹壁穿刺孔之间间隙变大,导致手术过程中Trocar极易自穿刺孔处脱出,影响了手术进程。
目前的腹腔镜及机器人微创手术中仅仅在Trocar的管壁上雕刻多道螺旋花纹增加其与腹壁肌肉组织的摩擦来防止术中Trocar的脱出与气体泄漏,但对于肌肉萎缩、腹壁薄弱的老年病人及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人(尤其是恶性肿瘤病人),迄今为止,并没有特别简单有效的工具来预防此现象的发生。
中国专利文献:CN201220445055.X,申请日20120903,专利名称为:一种防脱出、防皮下气肿的腹腔镜穿刺器。公开了一种防脱出、防皮下气肿的腹腔镜穿刺器,包括手柄、穿刺套管和针芯,所述手柄和穿刺套管连接,所述针芯插入穿刺套管;所述穿刺套管外加一个“工”字型球囊;所述“工”字型球囊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手术时,用手术刀切开皮肤,把针芯插入穿刺套管中,在腹腔镜穿刺器成功穿刺后,拔出针芯,向“工”字型球囊内注入气体,使球囊膨大,膨大的两个球囊将穿刺孔两端以内的腹壁夹在中间,这样穿刺套管便固定住了,由于腹腔内的压力,腹腔内的球囊会贴向腹壁,防止穿刺套管周围漏气,预防皮下气肿。
中国专利文献:CN201921580692.6,申请日20190923,专利名称为:一种防脱落的腹腔镜穿刺器。公开了一种防脱落的腹腔镜穿刺器,包括穿刺鞘管、与穿刺鞘管连接的穿刺套管座以及套在穿刺鞘管内的穿刺锥,其中穿刺套管座的侧壁开有第一充气阀以及与第一充气阀连接的第一阀门开关,穿刺鞘管的侧壁还开有凹槽,凹槽与穿刺鞘管的内腔连通,凹槽内附着有气囊,穿刺套管座的侧壁靠近穿刺鞘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充气阀门,第二充气阀门与气囊连接,第二充气阀门还连接有第二阀门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1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