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戴式无线充电设备和脑深部电刺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1770.2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1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营修;王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N1/375;A61N1/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7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戴式 无线 充电 设备 脑深部电 刺激 系统 | ||
1.一种头戴式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主体部(1);
两个支腿(2),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的两端,并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主体部(1)在第一方向(X)的位置可调节;以及
无线充电器(3),设置在所述支腿(2)上,并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支腿(2)在第二方向(Y)的位置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3)包括:
电能发射线圈(31),所述无线充电器(3)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电能发射线圈(31)向植入式设备提供电能;
第一控制电路(33),与所述电能发射线圈(31)连接;以及
第一电池(34),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3)还包括:第一通信天线(32),所述第一通信天线(32)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3)连接;
所述无线充电器(3)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天线(32)与植入式设备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3)还包括:
按键(36),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3)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按键(36)发出的信号切换所述无线充电器(3)的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3)还包括:
充电端口(37),与所述第一电池(34)连接,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对所述第一电池(34)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上设有卡槽(4);
所述无线充电器(3)上设有卡扣(5),并且所述卡扣(5)与所述卡槽(4)相互匹配;
所述无线充电器(3)通过所述卡扣(5)与所述卡槽(4)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支腿(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5)包括:
底座(51),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器(3)上;以及
卡扣主体(52),沿所述第二方向(Y)移动设置在所述底座(51)上,并与所述卡槽(4)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鼻托(6),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上。
9.一种脑深部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刺激电极(7),被配置为针对神经靶点植入患者大脑;
脉冲发生器(8),与所述刺激电极(7)连接;以及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头戴式无线充电设备;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器(3)通过位置调节与所述脉冲发生器(8)对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脑深部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发生器(8)包括:
电能接收线圈(81)、第二控制电路(83)、第二电池(84),所述第二控制电路(83)与所述电能接收线圈(81)、第二电池(84)连接;
所述刺激电极(7)包括:
电极主体(71),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83)连接;
刺激触点(72),设置在所述电极主体(71)上,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电池(84)或所述电能接收线圈(81)形成的电流刺激神经靶点;以及
脑电波触点(73),设置在所述电极主体(71)上,用于收集患者的脑电波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8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脑电波触点(73)收集的脑电波信号切换所述刺激触点(72)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17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凑型高回损高方向性分光探测器
- 下一篇:图像增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