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Sub-6G的射频系统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2070.5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4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尹桂芳;邓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蓝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侯克邦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sub 射频 系统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射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Sub‑6G的射频系统设计方法,包括电路板设计、屏蔽结构设计、电源滤波设计和射频电路设计,射频电路设计中将射频电路、数字电路分区域设置,将不能分开的数字电路划分至射频电路中,将射频电路分为无源电路、有源电路,并对无源电路进行匹配网络设计;匹配网络设计中调节滤波器的输入阻抗至预设值,通过调整匹配网络的器件使得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与滤波器的输入阻抗匹配时,匹配网络至少减少一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在有限空间内有效解决电磁干扰问题,并对功率放大器输出阻抗、滤波器输入阻抗进行有效匹配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Sub-6G的射频系统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5G的正式商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率上升速度非常快,在多种网络连接方式中,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无线连接方式,因为无线连接方式节约了大量的网络铺设费用,可以快速规划、快速安装、快速投入使用,维护也相对方便。而对于终端设备来说,采用无线连接就必须使用天线,因此对天线的带宽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SUB-6G的主要工作频段包括700MHz-960MHz、1710-2690MHz、3300MHz-5000MHz。天线在其工作频带内,要求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稳定的辐射方向性以及超带宽和高效率,而且希望天线体积足够小、成本低廉、便于加工与安装。
对于常规的射频电路,因为体积和空间上比较富裕,射频电子设备上的电磁兼容问题显得没有那么严峻。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终端设备无不追求轻薄,并且电子设备的制程也趋向小型化、多层化,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器件布局,并有效解决电磁干扰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此外,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对功率放大器输出阻抗、滤波器输入阻抗进行有效匹配,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Sub-6G的射频系统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在有限空间内有效解决电磁干扰问题,并对功率放大器输出阻抗、滤波器输入阻抗进行有效匹配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适用于Sub-6G的射频系统设计方法,包括电路板设计、屏蔽结构设计、电源滤波设计和射频电路设计,所述射频电路设计中将射频电路、数字电路分区域设置,将不能分开的数字电路划分至射频电路中,将射频电路分为无源电路、有源电路,并对无源电路进行匹配网络设计;
所述匹配网络设计中调节滤波器的输入阻抗至预设值,通过调整匹配网络的器件使得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与滤波器的输入阻抗匹配时,匹配网络至少减少一级。
优选地,所述调节滤波器的输入阻抗至预设值,包括:
通过增大滤波器中部分或全部谐振器的面积和/或改变谐振器层叠结构的厚度和/或增大谐振器层叠结构材料的介电常数,使得滤波器的输入阻抗减小到预设值。
优选地,所述增大滤波器中部分或全部谐振器的面积,包括:
增大面积的谐振器中,功率密度最大谐振器的面积增大比例高于其他谐振器的面积增大比例。
优选地,所述增大滤波器中部分或全部谐振器的面积之前,包括:
根据滤波器中各谐振器的功率分布、阻抗分布确定需要增大面积的谐振器。
优选地,所述调整匹配网络的器件,包括:
删除匹配网络中至少一级匹配电路和/或将匹配电路中的匹配电感与滤波器中的匹配电感合并为一个电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蓝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蓝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20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