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工工艺槽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3330.0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2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杨磊;王琦;曹妮妮;李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崔方方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工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加工工艺槽装置,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上开设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中设置定位光栅片,定位光栅片上设置定位传感器,定位传感器上设置电极片定位机构开设用于安装工艺槽成型电极片的通孔槽,电极片定位机构上设置平移机构,所述定位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数字显示表,定位传感器的顶端设置工艺槽成型电极片,第二底板用于固定待加工零件,第二底板上待加工零件的中心与所述定位孔位置一一对应;配套使用成组式主门衬快换电极夹头及成组式主门衬快换工装,同时加工多组工艺槽,大幅提高加工效率;依靠定位光栅片及定位传感器,保证电极片的正确位置;提高加工位置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工艺槽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航空发动机主门衬过油槽多采用电火花成型机单工位加工,主要通过手动调节电极片位置进行加工,电极片位置定位识别精度低,严重影响过油槽加工位置精度,电火花成型工艺参数控制波动大,尺寸精度不易控制,成型尺寸偏差大。主门衬过油槽加工效率低且加工精度差,产品合格率较低。
面对新型航空发动机主门衬的发展需求,过油槽加工精度及效率问题将更加突出。主门衬过油槽位置精度及尺寸精度越来越精确;产能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急需研制主门衬过油槽高效高质量加工方法及配套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工艺槽的方法及装置,改进过油槽成型电极片安装定位方式,采用电极片定位机构,依靠定位光栅片及定位传感器,确定电极片的位置,形成成套加工方法,实现航空发动机主门衬过油槽高效高质量加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加工工艺槽装置,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上开设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中设置定位光栅片,定位光栅片上设置定位传感器,定位传感器上设置电极片定位机构开设用于安装工艺槽成型电极片的通孔槽,电极片定位机构上设置平移机构,所述定位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数字显示表,定位传感器的顶端设置工艺槽成型电极片,第二底板用于固定待加工零件,第二底板上待加工零件的中心与所述定位孔位置一一对应。
定位传感器的分辨率为0.1mm,平移机构的移动步长不超过1mm-1.5mm。
工艺槽成型电极片与工艺槽的形状相同,工艺槽成型电极片与工艺槽之间设置0.05-0.5mm的放电间隙。
一个电极片定位机构上工艺槽成型电极片的数量与单个零件待加工工艺槽的数量相同,所述通孔槽的数量和工艺槽成型电极片数量相同。
平移机构包括丝杆,丝杆与电极片定位机构本体螺纹配合,丝杆上设置螺母,工艺槽成型电极片与所述螺母连接,丝杆上设置移动旋钮。
定位传感器采用基于增量编码器的数字式位移传感器。
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底面连接插拔式快换工装。
第二底板开设螺纹孔,螺纹孔中设置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用于紧固待加工零件。
基于本发明所述装置加工工艺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将工艺槽成型电极片安装在成组式快换电极夹头内,成组式快换电极夹头内包含六组单组主门衬工艺槽夹头,每组安装工艺槽成型电极片;
通过定位传感器上的移动旋钮,将油槽成型电极片调节至正确位置;定位传感器的实测数据通过控制器传送至数字显示表,显示电极片的安装位置;
步骤2,步骤1组装完成的装置安装在伺服进给轴上并固定;
步骤3,将待加工零件安装在步骤1组装完成的装置中,并用紧固机构将其与电极片定位机构紧固;
步骤5,采用电火花同时加工所有待加工零件上的工艺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3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