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虫情检测预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3862.4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9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黄素云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虫情 检测 预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智慧农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虫情检测预报系统,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落虫漏斗,所述落虫漏斗的中部开设有落虫孔,所述柜体的顶端落虫漏斗周向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靠近落虫孔一面的顶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栏。通过黑光灯的外侧设置有撞击环和撞击板,使害虫只能撞击到撞击环和撞击板的外侧表面,且通过撞击板和撞击环进入内部的害虫通过导向框Ⅰ、导向板Ⅰ、导向框Ⅱ和导向板Ⅱ的导向作用,害虫的运动路径受到控制,使害虫通过既定的路径通过落虫孔掉落到柜体的内部被收集,避免了黑光灯的表面被附上害虫表面的物质,同时提高了被诱虫的完全收集,提高了系统装置对虫情完整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虫情检测预报系统。
背景技术
该系统由害虫诱捕系统、处理系统、拍摄系统、传输系统、农业虫情测报系统组成,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可自动完成诱虫,杀虫,虫体分散,拍照,传输,收集,排水等操作,并实时将虫害类别和计数情况上传到农业虫情测报平台,并在网页端显示,根据识别的结果,对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系统在工作时,通过黑光灯诱虫原理诱捕害虫,害虫在黑夜中撞击到撞击板,从而掉落到落虫漏斗中,在通过落虫漏斗进入柜体内,再采用远红外处理虫体将害虫杀死,然后进入烘干仓二次处理,更有效地完成虫体保存工作。
在系统工作过程中,撞击板与黑光灯之间有一定的缝隙,会漏出一部分已经被黑光灯吸引过来的害虫,导致部分害虫未被收集,影响虫情的检测,且害虫被黑光灯诱导到黑光灯周围,害虫会持续飞向黑光灯的表面,从而撞击到黑光灯的灯管表面,使害虫表面的灰尘或鳞片,散落在灯管表面,影响黑光灯的散光性,降低诱虫效率,影响害虫检测;且害虫在掉落到落虫漏斗时,落虫漏斗会在害虫的撞击下轻微抖动,从而使落虫漏斗表面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灰尘和其他杂物抖动并进入柜体的内部,影响虫情的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虫情检测预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虫情检测预报系统,具备防风、减少收集袋内灰尘的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虫情检测预报系统,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落虫漏斗,所述落虫漏斗的中部开设有落虫孔,所述柜体的顶端落虫漏斗周向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靠近落虫孔一面的顶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栏,所述固定柱靠近落虫孔的一面的两侧通过固定栏分别活动卡接有撞击板,所述撞击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落虫孔上方的撞击环,所述撞击板内部的横向和竖向等距离开设有过虫孔Ⅰ,两个所述撞击板之间靠近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过虫孔Ⅰ上方的导向框Ⅰ,两个所述撞击板之间靠近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过虫孔Ⅰ底端的导向板Ⅰ,一个所述固定栏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黑光灯,两个所述撞击板位于同一个固定柱一面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撞击环,所述撞击环的横向和竖向等距离分别开设有过虫孔Ⅱ,所述撞击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位于过虫孔Ⅱ上方的导向框Ⅱ,所述撞击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位于过虫孔Ⅱ底端的导向板Ⅱ,两个所述撞击板位于同一个固定柱一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筛虫框,所述筛虫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盛灰框。
优选的,所述过虫孔Ⅰ在撞击板的内部呈向黑光灯所在的方向倾斜,且过虫孔Ⅰ的倾斜角度为位于撞击板靠近黑光灯方向的上方拐角处的过虫孔Ⅰ与黑光灯底端的连线相同的角度,所述导向板Ⅰ与过虫孔Ⅰ的倾斜角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导向框Ⅰ和导向框Ⅱ的顶端为朝向黑光灯底端的斜面,所述导向框Ⅰ靠近撞击板的一侧从过虫孔Ⅰ的全部上方和两侧方向围在过虫孔Ⅰ的外侧,所述导向框Ⅱ靠近撞击环的一侧从过虫孔Ⅱ的全部上方和部分两侧方向围在过虫孔Ⅱ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过虫孔Ⅱ的顶端面为水平面,所述过虫孔Ⅱ的底端面为靠近外部一侧边与导向框Ⅱ的底端持平,且过虫孔Ⅱ的底端面在靠近外部的一侧边与黑光灯底端靠近此过虫孔Ⅱ一侧的切线形成的面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Ⅱ在撞击环一侧的位于同一横向的导向板Ⅱ倾斜方向为导向板Ⅱ的底端与黑光灯底端的连接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3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