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钽电容器用电极针表面聚合物去除剂及其去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3901.0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0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荆磊磊;华丽;王红雷;王兴伟;潘辰璐;朱红俊;朱宪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华新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6 | 分类号: | H01G13/06;H01G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何磊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钽电容 器用 电极 表面 聚合物 去除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钽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钽电容器用电极针表面聚合物的去除方法,将待去除表面聚合物的电极针放置在浸泡槽内,向浸泡槽加入足量的去除剂,浸泡2‑6h,浸泡后自然风干;将自然风干的电极针固定在步进平台上,采用激光点射扫描的方法对电极针表面进行脱膜;其中去除剂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软化剂20‑50份、表面活性剂12‑26份、无机酸24‑48份、耦合剂2‑6份、乳化剂4‑12份。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去除剂对电极针表面的聚合物进行软化处理,再通过激光点射的方式脱去聚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钽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钽电容器用电极针表面聚合物去除剂及其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向更高频率方向发展,提高电解电容器的高频特性成为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降低ESR,开始使用高电导率的有机高分子代替二氧化锰作为钽电解电容器阴极材料。这种高分子材料在制作钽电容阴极时需要使用化学聚合法、电化学聚合法,电化学聚合的过程使用到大量的电极针,从而达到聚合物在钽阳极块表面沉积形成高分子钽电容的阴极。
而现有的钽电容器阴极制造过程中,在电极针使用后因其表面长满聚合物,导电效果变差,无法继续使用,因此需要经常更换电极针,提高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钽电容器用电极针表面聚合物去除剂及其去除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去除剂对电极针表面的聚合物进行软化处理,再通过激光点射的方式脱去聚合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钽电容器用电极针表面聚合物去除剂,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软化剂20-50份、表面活性剂 12-26份、酸 24-48份、耦合剂 2-6份、乳化剂 4-12份。
进一步,所述软化剂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十二烷基硫酸钠 30-40份、聚乙二醇 10-16份、二乙二醇单丁醚 5-10份、、N-甲基吡咯烷酮 1-2份、消泡剂 0.6-0.8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所述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具有加热搅拌功能的反应釜中添加一半的去离子水,加热至60℃;
(2)启动反应釜的搅拌功能,在恒温条件下依次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和二乙二醇单丁醚,搅拌溶解;
(3)在搅拌条件下自然冷却至常温,同时向反应釜加入另外一半的去离子水;
(4)冷却至常温后,再向反应釜内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和消泡剂,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
进一步,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重量比为(3:4)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进一步,所述酸包括甲磺酸、磷酸、盐酸、氢溴酸、酒石酸和醋酸,且按以下质量比进行配比:甲磺酸 20%、磷酸 18%、盐酸 6%、氢溴酸 12%、酒石酸 12%和醋酸 32%。
进一步,所述耦合剂新葵酸或者二丁醚;所述乳化剂为AEO9、AEO7、十二烷基酰胺丙基甜菜碱、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保护了一种钽电容器用电极针表面聚合物的去除方法,使用上述的电极针表面聚合物去除剂,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去除表面聚合物的电极针放置在浸泡槽内,向浸泡槽加入足量的去除剂,浸泡2-6h,浸泡后自然风干;
步骤2:将自然风干的电极针固定在步进平台上,采用激光点射扫描的方法对电极针表面进行脱膜。
进一步,所述激光点射扫描的方法为由激光头对步进至点射位置的所述电极针进行脱膜,所述点射位置为所述激光头的投影位置,所述激光头的角度可在0-180°之间任意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华新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华新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3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