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渗滤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3961.2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8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陆一新;余凌;陈佼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滤 系统 污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滤装置、蓄水装置、超声装置和排水装置:
所述渗滤装置的出水端通过连通层与所述蓄水装置连通,所述连通层设置于所述蓄水装置内侧底部;
所述超声装置与所述蓄水装置连接;
所述排水装置通过出水结构与所述蓄水装置连通,所述出水结构的进水端设置于所述蓄水装置侧部;
所述渗滤装置包括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二反应区的出水端与所述连通层连接,所述第一反应区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反应区的进水端之间设置有有机碳源滤料层;
所述第一反应区与所述第二反应区形成阶梯式减小的渗滤孔隙结构,所述第一反应区采用粗河砂、沸石砂按照质量比4:1-10:1均匀混合后进行填充,粗河砂的平均粒径为0.6-1.0mm,沸石砂的平均粒径为1.5-3.0mm;所述第二反应区采用细河砂、生物炭按照质量比5:1~15:1均匀混合后进行填充,细河砂的平均粒径为0.1~0.3mm,生物炭的平均粒径为0.05~0.1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装置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蓄水装置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装置的输出功率密度为0.15~0.3W/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区的进水端上设置有碎石滤料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区包括好氧滤料,所述好氧滤料上负载有好氧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区包括厌氧滤料,所述厌氧滤料上负载有厌氧菌。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区的高度不高于出水口的高度,所述蓄水装置与所述出水结构在所述出水口处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的出水端面向所述碎石滤料层的进水端设置。
9.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一种渗滤系统处理污水,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淹水期开始前,打开超声装置,在超声装置工作预设超声时长后,进入淹水期;
步骤S20:在进入淹水期后,关闭超声装置;
步骤S30:若蓄水装置中水面高度大于等于出水口的高度,且实际淹水期时长等于预设淹水时长时,进入落干期,所述落干期的工作时长为预设落干时长,继续步骤S10;若蓄水装置中水面高度小于出水口的高度时,或实际淹水期时长不等于预设淹水时长时,则继续淹水期;直至渗滤系统的总运行时长等于渗滤系统的预设运行时长;
其中,所述预设淹水时长与预设落干时长的时长比为1:3~1:5,所述预设落干时长大于等于所述预设超声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未经成都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39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晶玻璃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血液、肝脏排毒的涤毒清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