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砟轨道、轨道板翘曲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4104.4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1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黄伟利;朱彬;李秋义;杨艳丽;林超;梅琴;潘建军;张世杰;叶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L1/24;G01K11/3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板翘曲 变形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轨道板翘曲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布置于轨道板上的至少一组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两条集成有多个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的光纤光栅阵列应力光缆,同组的两条应力光缆在每个翘曲变形监测点呈高低布置,并且在纵向相邻的两个翘曲变形监测点之间,两条应力光缆呈X型交叉布置;
数据解调仪,用于接收所述应力光缆发送的应力信息,并解调成解调信号发送给后台处理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板翘曲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应力光缆均沿轨道板全长连续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板翘曲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应力光缆均设于轨道板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板翘曲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光缆的顶端不超出钢轨轨面高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板翘曲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于轨道板表面上并且将对应的两条应力光缆罩设于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板翘曲变形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翘曲变形监测点之间的间距为5~7m。
7.一种轨道板翘曲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板翘曲变形监测系统进行;
当翘曲变形监测点发生翘曲变形时,同组的两条应力光缆产生差分效应,并基于该差分效应获得监测变形量;
在所述监测变形量的基础上剔除误差变形量,以判断轨道板的垂向翘曲变形状况,其中,所述误差变形量包括轨道板因温度影响产生的误差变形量和其他方向变形产生的误差变形量。
8.一种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在轨道板上配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板翘曲变形监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41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