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6247.9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9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佳;陈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佳能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8 | 分类号: | B66B11/08;B66D5/08;H02K1/12;H02K1/2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隔爆增安型无 机房 上置式 曳引机 | ||
一种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包括钢底盘,其上固定有挂脚;壳体,固定在钢底盘上;定子和位于定子外的转子;制动盘与转子连接,制动盘的中央有主轴座,曳引轮与制动盘固定;制动盘制动执行机构与制动控制器连接且设在壳体上,制动控制器具有控制盒;主轴,其中部与主轴座固定、左端支承在挂脚上、右端支承在壳体上,特点:还包括远程松闸操作机构,其与制动控制器连接,控制盒以水平状态固定在制动控制器的右侧的中部且控制盒的上平面低于制动控制器的上平面。满足检修人员方便开展检修作业;使检修人员从轿厢顶部抵达位于井道顶部的曳引机所在位置,且在检修人员返回之前能使轿厢始终可靠地保持在井道的上部;节省对空间的占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曳引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无机房曳引机有上置式和下置式之分,前者是将曳引机设置在井道的顶部,即设置在对应于轿厢的上方的曳引机支承横梁(也称“井道顶横梁”)上,后者是将曳引机设置在井道的底部,即设置在对应于轿厢的下方的井道的基础或底坑内。由于前述两者的优劣属于业界公知范畴,因而不再赘述。
上面提及的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的典型的例子可参见CN207108196U推荐的“一种永磁隔爆增安型曳引机”,该专利是为了使曳引机具有隔爆性能而提出的,具体的技术内容以及技术效果可参见CN207108196U的说明书第0004至0012段。
包括上述CN207108196U在内的已有技术中的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存在以下通弊:其一,由于受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并且为了遵从在技术结构上的宏观延续性,都是将控制盒(也可称“控制器接线盒甚至称控制器”)设置在制动器的上部,从形式上讲,这种设计并无不妥,并且长期以来也从未见诸对这种结构设计提出任何质疑的技术信息。但是,鉴于无机房曳引机对作为其服役环境的井道高度是有着相对严格的设计规范要求的,因而为了在井道高度与曳引机的设置之间寻找平衡点,于是将前述控制盒与井道顶部之间的空间预留为约40cm,这一空间主要是为检护人员对曳引机实施检护用的。从表面上看,40cm的空间基本上能满足检护作业的要求,但是未考虑到检护人员在检修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将头部乃至身躯探入并对应到控制盒的上方的情形,所以预留40cm的空间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满足检修作业的实际空间需求的。当然,如果增大井道高度而使前述预留空间适应性增大,那么尽管可以方便检护作业,但是与井道高度的设计规范要求相违背,因而是不可取的;其二,如业界所知,在对包括前述控制盒在内的曳引机的所有部件如制动器、曳引机本体等进行检修时,都是在断电即在暂时断开电源的状态下进行的,并且通常还需要使轿厢在借助于配重的前提下徐缓上升至井道的上部,以利检护人员在借助于梯子或类似的攀高工具下从轿厢顶壁抵达位于井道顶部的曳引机的所在部位,此外,只要检护人员的作业尚未完成,那么还必须使轿厢始终保持于井道的上部,然而满足前述要求的措施在目前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给出可借鉴的启示;其三,由于将曳引机本体固定在一高度相对较大的钢底盘(可参见CN207108196U,该专利称“钢底架”)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整个曳引机的总高度,使有效行程有所减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挤占前述的预留空间,也就是说,如果能在足以保障支承曳引机的强度的前提下得以合理减小钢底盘的高度,那么可以把省出的空间赞助给即分配给上部的预留空间而起到一箭多雕之效,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同样未见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针对前述情形,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合理改变控制盒的安装位置而得以腾出空间以满足检修人员方便开展检修作业、有利于在检修作业开展之前断开电源的状态下实现松闸并在配重的作用下使轿厢徐缓上升至井道顶部而得以使检修人员从轿厢顶部抵达曳引机所在部位并且在检修人员返回之前能使轿厢始终可靠地保持于井道上部的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益于显著减小用于支承曳引机本体的钢底盘的高度而得以节省对空间的占用的永磁隔爆增安型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佳能电梯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佳能电梯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62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知识问答匹配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UPS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