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滨海盐碱地优势流淡化肥沃耕层构建种稻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56413.5 申请日: 2021-09-30
公开(公告)号: CN113711876B 公开(公告)日: 2022-12-06
发明(设计)人: 傅庆林;刘琛;郭彬;裘高扬;林义成;李华;陈晓冬;刘俊丽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G22/22 分类号: A01G22/22;A01B79/02
代理公司: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代理人: 陈龙
地址: 310006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滨海 盐碱地 优势 淡化 肥沃 构建 种稻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滨海盐碱地优势流淡化肥沃耕层构建种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设洗盐工程、构建肥沃耕层、测土施肥、优势流淡化土壤和水盐肥调控种稻的步骤,

所述的建设洗盐工程包括田间挖沟埋管的步骤、建淋盐层的步骤、建砂子沟的步骤和土地平整的步骤,

所述的田间挖沟埋管的步骤是在田间挖若干条沟,每条沟宽为20cm,沟深60-70 cm,相邻两条沟的沟间距6-9 m,并在沟底建设暗沟或埋暗管,建设暗沟是在已经挖好的沟底,埋深50-70 cm,沟宽20 cm,填埋20 cm厚的透水碎石,沟底坡降1-2‰,所述的埋暗管是在已经挖好的沟底,埋设无纺布包裹的带孔PVC 波纹管,管径6.3-11 cm,埋深50-60 cm,坡降1 -2‰,带孔PVC 波纹管周围覆20 cm厚透水碎石;

所述的建淋盐层的步骤是在暗沟或暗管的上部,铺设直径1-2 cm的碎石,厚10 cm,宽20 cm,然后覆盖一层无纺布、秸秆或草防止堵塞碎石之间孔隙,建成淋盐层;

所述的建砂子沟的步骤是在淋盐层上方填埋砂子,砂子填埋高度为30-40cm,形成砂子沟;

所述的土地平整的步骤是在沟中回填土,平整土地,整地标准为±2 cm,

优势流淡化土壤步骤是,第一次泡田:在第一次翻耕和第一次深松的土层基础上,第一次灌新鲜水,控制20-30 cm水层,形成优势流,土体盐分通过优势流进入暗沟或暗管后排出农排沟,第一次泡田时间2-3d,排出田面水;第二次泡田:第二次翻耕,深度≥ 20 cm,第二次深松,深度≥ 30 cm,然后第二次灌新鲜水,控制5 cm水层,土体盐分通过优势流进入暗沟或暗管后排出农排沟,第二次泡田时间1-2 d,排出田面水;第三次及以上泡田:第三次及以上翻耕深度≥ 20 cm,第三次及以上深松深度≥ 30 cm,第三次及以上灌新鲜水,控制2cm水层,土体盐分通过优势流进入暗沟或暗管后排出农排沟,第三次及以上泡田时间7 d,排出田面水;直至田面水盐分稳定在1 g·L-1以下,保持田面水层2-5 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优势流淡化肥沃耕层构建种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肥沃耕层包括秸秆压盐的步骤和施土壤调理剂的步骤,其中:

秸秆压盐的步骤是在带秸秆的农作物成熟时,采用带有秸秆切碎分散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秸秆割茬高度小于15 cm,割茬后全部秸秆切碎,切碎长度小于15mm,切碎秸秆均匀地铺撒在田面上,

施土壤调理剂的步骤是在土壤翻耕前,施用磷石膏和腐殖酸,将磷石膏和腐殖酸均匀的撒施在铺撒好秸秆的田内,

磷石膏的用量为3750-7500 kg·hm-2,粒径在0.005-0.05 mm之间,腐殖酸的用量为1000 -2000 kg·hm-2,粒径在0.3-0.45 mm之间,第一次翻耕,土层翻转60º-120º,翻耕深度≥ 20 cm,使均匀地抛撒在田面上秸秆和土壤调理剂翻转入0 -20 cm土层,第一次深松,深松深度≥ 30 cm,整地,创建土体大孔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优势流淡化肥沃耕层构建种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土施肥的步骤是取土样,分析检测土壤的有效N、P、K的含量;根据水稻的类型、品种、目标产量确定单位产量水稻的吸肥量;根据土壤的有效N、P、K的含量和水稻的吸肥量,按照作物施肥量(kg)=(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养分供应量)÷[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确定水稻的施肥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滨海盐碱地优势流淡化肥沃耕层构建种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用肥料中N∶P2O5∶K2O = 0.8-1∶0.5-1∶0.03-0.05,有机肥和磷肥以基肥一次性施用;氮肥分配方案为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4∶1.5∶0.5,钾肥以粒肥根外喷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优势流淡化肥沃耕层构建种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盐肥调控种稻的步骤是:

1)施基肥插秧,当田面水盐分稳定在1g·L-1以下时,田面水层2-5cm,施基肥,基肥是氮肥总量的40%、全部的有机肥和磷肥,翻耕,耙平田面,插秧;

2)返青分蘖期,插秧后,当田面水盐分超过1g·L-1时,排水和补充灌新鲜水,保持田面水层2-5cm,在插秧后7-10 d水稻返青,排水和补充灌溉新鲜水,调控田面水盐分在1g·L-1以下,第一次施促蘖肥为氮肥总量的20%,在插秧后14-20 d,田面排水和补充灌新鲜水,调控田面水盐分在1g·L-1以下,第二次施保蘖肥为氮肥总量的20%,在水稻分蘖末期,田间挖竖沟、腰沟和围沟,沟宽20 cm,沟深40 cm,比降为1/2000-3000,用于引水灌溉、排除地表水和土壤盐分;

3)拔节孕穗期,在出穗前25 d,当田面水盐分超过1g·L-1时,排水和补充灌新鲜水,调控田面水盐分在1g·L-1以下,保持田面水层2-3cm,第一次施穗肥为氮肥总量的10%,以促进颖花分化,增加颖花数量;在出穗前15 d,排水和补充灌新鲜水,第二次施穗肥为氮肥总量的5%,用于增加实粒数和粒重;

4)抽穗扬花期,在破口期施粒肥,保持田面水层2-5cm,当田面水盐分超过1 g·L-1时,排水和补充灌新鲜水,调控田面水盐分在1g·L-1以下,施尿素30-45 kg·hm-2,尿素量为施氮肥总量的5%,在即将齐穗时,叶面喷施浓度2%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液,提高粒重和结实率;

5)灌浆结实期,在灌浆结实期,当田面水盐分超过1 g·L-1时,排水和补充灌新鲜水,调控田面水盐分在1 g·L-1以下,保持田面水层2-3 cm,水稻完熟前7-10 d排水,田面落干,水稻成熟度达到90%时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64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