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驳岸施工方法及河道驳岸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56759.5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4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宏;朱沿君;董立森;张婷;方禹辙;王茜;唐徐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艮威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14;E02B3/16;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鲁勇杰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驳岸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河岸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河道驳岸施工方法及河道驳岸。一种河道驳岸,包括对称设置在河道两侧的夯实层、第一石渣垫层、护脚层、岸墙、河道倾斜段、细沥青层、粗沥青层、水稳层和第二石渣垫层;夯实层、第一石渣垫层铺设于河道的基槽,第一石渣垫层的一侧与夯实层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石渣垫层的另一侧与岸墙一侧连接;护脚层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一石渣垫层顶部,河道倾斜段位于岸墙上方,河道倾斜段上设置有草皮;河道倾斜段远离河道中心的一侧与堤顶连接,在堤顶处自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细沥青层、粗沥青层、水稳层和第二石渣垫层,其具有提高河道驳岸的防水效果,延长驳岸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河岸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河道驳岸施工方法及河道驳岸。
背景技术
驳岸是建于水体边缘和陆地交界处的,用工程措施加工岸而使其稳固,以免遭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保护风景园林中水体的设施,可以增强河道防洪能力、提高河道驳岸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河道驳岸的类型和形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驳岸、块石驳岸、生态驳岸。不同形式的驳岸施工方法不同,钢筋混凝土驳岸和块石驳岸是重力式结构,主要依靠墙身自重来保证岸壁稳定,抵抗墙背土压力,因此,该两种驳岸具有体积大、重量重、基础埋置深的特点,相应的其地基要求较高。根据地质条件不同,要采取开挖换填、打桩等措施,基础施工环境要求高。
处于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的驳岸在长期的使用下,会不断受到河水的冲刷,从而破坏驳岸的结构,需要频繁修补或重建,因此,还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河道驳岸的防水效果,延长驳岸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驳岸施工方法及河道驳岸。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驳岸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驳岸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量放样;
步骤2):土方开挖、清基:按照设计开挖坡度开挖,然后将填土范围内的树根、草皮、石块清除,清基边界超出设计边线300-500mm,清基厚度为285-325mm;
步骤3):夯实地基:对基槽进行夯实,铺设55-65cm、孔隙率为20-30%的海绵土进行加固,形成夯实层;
步骤4):加固基础:在夯实层远离河道中心的一侧铺设990-1100mm的第一石渣垫层,在石渣垫层上设置115-130mm的砼护脚,形成护脚层;
步骤5):浇筑基础:采用块石混凝土基础,浇筑水泥砂浆使其渗满石间空隙,基础厚度为 400-500mm;
步骤6):护坡施工:采用水泥砂浆砌块石作为岸墙,砌缝宽为1-2cm,缝隙使用水泥砂浆勾满,岸墙每10-15cm设变形沉降缝,分缝材料为聚乙烯闭孔板;
步骤7):草皮护坡:在河道倾斜段种植草皮;
步骤8):堤顶路面:在堤顶自上往下依次铺设3-5cm细沥青层、6-8cm粗沥青层、30-40cm 水稳层和45-55cm第二石渣垫层,压实;
其中,护脚层中的砼由砼拌合物制备而成,按重量份数,砼拌合物包括以下原料:176-198 份硅酸盐水泥、550-580份粗骨料、268-315份细骨料、85-105份水、1.2-2.0份csa膨胀剂、 2.5-6.5份聚丙烯腈纤维、1.8-3.5份密胺减水剂、38-56份聚四氟乙烯。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所述砼拌合物包括以下原料:180-192份硅酸盐水泥、568-575 份粗骨料、280-296份细骨料、92-100份水、1.5-1.8份csa膨胀剂、3.6-4.8份聚丙烯腈纤维、 2.3-2.8份密胺减水剂、45-50份聚四氟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艮威水利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艮威水利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67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涝泵站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广播发射机切换装置及其切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