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天口服液中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7535.6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8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丹丹;崔雨晴;沙禕炜;米卓尔;陈方超;吴清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鉴甄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天 口服液 指标 成分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天口服液中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QDa检测器,同时测定通天口服液中18种成分含量:升麻素、紫花前胡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水合氧化前胡素、洋川芎内酯A、咖啡因、芍药苷、迷迭香酸、甘草素、巴利森苷E、甘草苷、异甘草苷、木犀草苷、氧化芍药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准确可靠,能够有效地监控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为通天口服液的质量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成分含量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天口服液中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通天口服液是以中医经典名方“川芎茶调散”为基础,为川芎、赤芍、天麻、羌活、白芷、细辛、菊花、薄荷、防风、茶叶、甘草等11味药材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淤血阻滞、风邪上扰所致的偏头痛的治疗。组方中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为君药;羌活、白芷、天麻合用,解表散寒、祛风胜湿,与川芎相须配伍,共为臣药;赤芍、薄荷、防风、菊花、细辛共为佐药;甘草、茶叶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痛、通畅气血之功。通天口服液是国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甲类OTC、国家重点新产品,其药品于1998年获得三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经过20多年来广泛的临床实践和严格的临床研究证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出,通天口服液为偏头痛急性期及预防性治疗的四种中成药之一。
目前,通天口服液在质量控制方面研究比较薄弱。《中国药典》2020版中仅对单一成分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文献报道大多对单个或少数成分进行质量控制。肖礼娥等[1]采用UPLC-UV(230nm)法对通天口服液中没食子酸、天麻素和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高夏等[2]采用HPLC双波长(220nm,278nm)法同时测定5个成分(芍药苷、升麻素苷、甘草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洋川芎内酯I),其分析时间长达95分钟。由于通天口服液组方较大,化学成分复杂,上述方法无法有效地对通天口服液进行质量评价,实用性不足。因此,亟待建立一种简单、准确、实用的通天口服液中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有效可行地控制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肖礼娥,余佳文,原欢欢等.UPLC法同时测定通天口服液中的3种有效成分[J].华西药学杂志,2016,31(5):524-526.
[2]高夏,沈岚,马诗瑜等.基于定量指纹图谱分析与生物活性测定的通天口服液质量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4):44-50.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测定通天口服液中18种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天口服液中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18种对照品:升麻素、紫花前胡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水合氧化前胡素、洋川芎内酯A、咖啡因、芍药苷、迷迭香酸、甘草素、巴利森苷E、甘草苷、异甘草苷、木犀草苷、氧化芍药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溶于甲醇中制备混合对照品溶液;
步骤二,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量取通天口服液,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步骤三,样品测定: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采用UPLC-QDa联用技术进行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鉴甄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鉴甄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7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