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孔口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8266.5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胡胜勇;王晓光;孙健;贾贝贝;王晓斌;陈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21/015 | 分类号: | E21B21/015;E21B21/01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孔口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孔口除尘装置,适用于小型潜孔钻机工作时除尘,它包括具有用于套在钻杆外的钻杆孔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上部设有固定片,开于所述防尘罩一侧并与其无缝连接的粉尘吸收管,与粉尘吸收管出口相连的除尘器,与上述除尘器配套的便携式手推车。所述除尘器由螺旋喷嘴、叶轮、气动马达、供气管、叶片、脱水筒、排污口、出风口、支架组成。本发明体积小、成本低、配件易得、移动便捷、自清洗、免维护、对水质水压无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工机械中的潜孔钻机领域,具体是一种井下孔口除尘装置,特别适用于空间狭小的钻孔工作面。
背景技术
井下煤层瓦斯抽采是防止井下瓦斯积聚、瓦斯爆炸的重要措施。瓦斯抽采前需要在煤层钻孔,钻孔时会产生碎煤块和大量粉尘等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废料,碎煤块可以间隔一段时间之后集中进行收集处理,但是粉尘必须在产生的同时就及时进行跟进处理,否则就直接扩散开来,造成污染,并影响工程进度。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孔口除尘装置主要为干式除尘。其主要工作原理可以概述为:在钻杆贴近煤层的位置安设有防尘套筒,在其侧面设置一抽风孔,用管道连接至粉尘过滤器,粉尘经粉尘过滤器的过滤进入下方的布袋中,过滤器上部连接抽风系统。运用该装置进行孔口除尘时,由于配备有粉尘过滤器和抽风系统等结构,因此该装置有体积庞大、成本昂贵、移动不便等缺点。并且一旦装置损坏,配件更换既昂贵,又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孔口除尘装置,创新性的将粉尘变成污水以达到除尘的目的,该装置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安全性高(防爆)、除尘率高、自清洗、免维护、操作便捷、移动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空间狭小的钻孔工作面。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井下孔口除尘装置,包括具有用于套在钻杆外的钻杆孔的防尘罩,开于防尘罩一侧并与其无缝连接的粉尘吸收管,与粉尘吸收管出口相连的除尘器,与除尘器配套的便携式手推车。
将除尘器用手推车推于需要除尘的工作面上,再将防尘罩通过固定片固定于所需的工作面上,然后用粉尘吸收管将防尘罩与除尘器连接起来。装置位置安设完成后便可启动装置开始除尘。
本除尘装置的工作原理可概述为:钻机工作时在钻孔口产生大量粉尘,粉尘在防尘罩的包围下在防尘罩内聚集,气动马达带动叶轮转动形成负压,将粉尘防护罩内的粉尘吸入粉尘吸收管内,进一步吸入除尘器内。同时螺旋喷嘴喷出的水流在离心作用下被充分打碎雾化并与粉尘充分接触形成污水并落入除尘器筒壁底部,未与水膜结合的粉尘继续螺旋前进,可与叶片上的水膜再次结合形成污水,未及时落入除尘器筒壁底部的污水继续螺旋前进,最终会在脱水筒处汇聚于除尘器筒壁底部,落入除尘器筒壁底部的污水最终通过排污口排出,除掉粉尘的新鲜风流从出风口排入巷道。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喷嘴上安设有控制阀,可根据粉尘量的大小和现场具体情况调节水量,既做到环保节水,又能确保最高的除尘率。
作为优选,所述叶轮与所述气动马达同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气动马达带动所述叶轮高速旋转,这样就可以将从进水管进入的水流充分打碎雾化,保证其与粉尘充分接触。
[作为优选,水流和粉尘在离心作用下环绕所述粉尘吸收管的管壁旋转前进,这样可以增加水流和粉尘的接触时间,以确保最高的除尘效率。
作为优选,为提高除尘效率和脱水效果,所述除尘器设有多重粉尘捕捉和脱水。
作为优选,为除尘器配备有便携式手推车,这样就使得整个装置在井下使用时移动更加方便,可节省大量拆卸安装时间,大大加快工程进度。
本发明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安全性高(防爆)、除尘率高、自清洗、免维护、操作便捷、移动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空间狭小的钻孔工作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8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鲜皮提取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3-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应用、胰岛素抵抗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