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存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8306.6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5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霍南风;刘文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2/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永君;董骁毅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存 数据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存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可用于金融领域或其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热数据区域在设定周期内的存储参考值;其中,所述热数据区域是内存中的预设区域;若判断获知所述存储参考值小于对应的参考阈值,则降低访问阈值;若判断获知冷数据区域内访问标识对应的访问次数大于访问阈值,则将访问标识对应的数据迁移到所述热数据区域;其中,所述冷数据区域是内存中的预设区域。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存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提高了热数据区域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存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际的业务系统中,存在重复的数据读取操作,为了提高数据的读取效率,可以将数据缓存在内存中,下次读取数据时直接从内存中读取。
现有技术中,由于内存的空间有限,经常采用最不经常使用淘汰(LeastFrequently Used,简称LFU)算法和最近最少使用淘汰(Least Recently Used,简称LRU)算法管理内存中的数据,以提高内存的利用率。LRU算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通常根据经验设置阈值,如果数据的访问次数高于阈值,那么存放到内存中,当大量数据的访问次数都小于阈值时,会出现内存中缓存的数据较少的情况,导致内存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存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内存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热数据区域在设定周期内的存储参考值;其中,所述热数据区域是内存中的预设区域;
若判断获知所述存储参考值小于对应的参考阈值,则降低访问阈值;
若判断获知冷数据区域内访问标识对应的访问次数大于访问阈值,则将访问标识对应的数据迁移到所述热数据区域;其中,所述冷数据区域是内存中的预设区域。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存数据的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热数据区域在设定周期内的存储参考值;其中,所述热数据区域是内存中的预设区域;
降低模块,用于在判断获知所述存储参考值小于对应的参考阈值之后,降低访问阈值;
迁移模块,用于在判断获知冷数据区域内访问标识对应的访问次数大于访问阈值之后,将访问标识对应的数据迁移到所述热数据区域;其中,所述冷数据区域是内存中的预设区域。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内存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内存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存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获取热数据区域在设定周期内的存储参考值,在判断获知存储参考值小于对应的参考阈值之后,降低访问阈值,在判断获知冷数据区域内访问标识对应的访问次数大于访问阈值之后,将访问标识对应的数据迁移到热数据区域,降低数据存储到热数据区域的门槛,使数据能够更容易地缓存到热数据区域,提高了热数据区域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内存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83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