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路多点隐患放电的诊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9779.8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7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多点 隐患 放电 诊断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路多点隐患放电的诊断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监测终端采集输电线路隐患放电产生的行波电流信息以及行波时间信息,并提取所述行波电流特征;将所提取的行波电流特征与预设特征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判断隐患点数量以及类型;基于行波时间信息,对多个隐患点位置进行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隐患判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路多点隐患放电的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除容易遭受雷击、漂浮物等突发故障外,也存在大量运行维护中“渐发型”隐患,如由于运行时间较长而致复合绝缘子裂化、金具长期悬浮放电、绝缘子长期污秽、树木生长较高至闪络跳闸、绝缘子覆冰导致闪络跳闸等等,严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目前的线路隐患监测通常只能对单一隐患进行判断,无法对多点同时存在的隐患进行判断以及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多点隐患放电的诊断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线路多点隐患放电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监测终端采集输电线路隐患放电产生的行波电流信息以及行波时间信息,并提取所述行波电流特征;
将所提取的行波电流特征与预设特征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判断隐患点数量以及类型;
基于行波时间信息,对多个隐患点位置进行定位。
可选的,若存在若干个行波电流特征不同的行波,则判断存在不同隐患的多个隐患点;
若存在若干个行波电流特征相同但是周期不同的行波,则判断存在相同隐患的多个隐患点。
可选的,所述行波电流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均值、能量、短时傅里叶变换、标准差,将上述行波电流特征与预设特征进行对比,判断行波电流所属于的隐患类型。
可选的,基于行波时间信息,对多个隐患点位置进行定位,包括:
设第一监测点与第二监测点之间的区间长度为L,两个监测点之间存在隐患点A与隐患点B,获得隐患点A至第一监测点的行波电流时间t11,获得隐患点B至第一监测点的行波电流时间t12;
获得隐患点B至第一监测点的行波电流时间t21,获得隐患点B至第二监测点的行波电流时间t22;
通过下式计算隐患点A的位置L1:
通过下式计算隐患点B的位置L2:
式中,V为行波波速。
可选的,对隐患点B的位置L2进行校验,若L2>L,则重新获取隐患点A至第一监测点的行波电流时间t11,隐患点B至第一监测点的行波电流时间t12,隐患点B至第一监测点的行波电流时间t21,隐患点B至第二监测点的行波电流时间t22,重新对L2进行计算。
可选的,对隐患点A的位置L1进行校验,若L1>L,则重新获取隐患点A至第一监测点的行波电流时间t11,隐患点B至第一监测点的行波电流时间t12,隐患点B至第一监测点的行波电流时间t21,隐患点B至第二监测点的行波电流时间t22,重新对L1进行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9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