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氧化镧增强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59914.9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3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纪丽娜;魏申雨;吴文杰;马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27/04 | 分类号: | C22C27/04;C22C32/00;B22F10/30;B22F10/85;B33Y10/00;B33Y50/02;B33Y70/10;C22C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黎昌莉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氧化 增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氧化镧增强钨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将纯钨粉末和纳米氧化镧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粉粉末,在所述混合粉末中,所述纳米氧化镧粉末占所述混合粉末的质量分数为0.5%-2%,将所述混合粉末3D打印成形,获得所述纳米氧化镧增强钨基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镧增强钨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纯钨粉末,其粒径范围为5-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氧化镧增强钨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镧粉末,其粒径范围为50-100nm。
4.一种纳米氧化镧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称取纯钨粉末和纳米氧化镧粉末,并将所述纯钨粉末和所述纳米氧化镧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其中,所述纯钨粉末占所述混合粉末的质量分数为98%-99.5%,所述纳米氧化镧粉末占所述混合粉末的质量百分数为0.5%-2%;
步骤2:在氩气环境下,将所述混合粉末混合充分,得到充分混合粉末;
步骤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充分混合粉末作为3D打印的材料进行3D打印获得纳米氧化镧增强钨基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纯钨粉末的粒径范围为5-25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纳米氧化镧粉末的粒径范围为50-100n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在氩气环境下,将所述混合粉末混合充分,得到充分混合粉末,包括:
将所述混合粉末放入球磨机中,在球磨机中充入氩气保护,并在混合过程中不加入磨球,混合1.5-3.5小时,得到充分混合粉末并将其在真空环境密封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球磨机的电机转速为900r/min-1100r/min,每混合30min空冷10min,重复4次共混合2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充分混合粉末作为3D打印的材料进行3D打印获得纳米氧化镧增强钨基复合材料,包括:
在计算机中利用CAD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切片分层以及能量源扫描的路径规划;
根据所述切片分层以及能量源扫描路径规划,以所述步骤2得到的充分混合粉末作为3D打印的材料在氩气环境下进行3D打印获得纳米氧化镧增强钨基复合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根据所述切片分层以及能量源路径规划,以所述步骤2得到的充分混合粉末作为3D打印的材料在氩气环境下进行3D打印获得纳米氧化镧增强钨基复合材料,包括:
将层厚设定为25μm,在成形腔中放入不锈钢基板,并在粉缸中放入所述步骤2中混合得到的充分混合粉末,在密闭的成形腔中充入氩气;
根据预设的工艺参数按照所述切片分层以及能量源路径规划进行逐层加工,获得纳米氧化镧增强钨基复合材料,所述预设的工艺参数包括:设定激光功率250W-350W,扫描速度200mm/s-400mm/s,扫描间距90-1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99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