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0629.9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0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孙玉营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信号 管理 总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包括: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所述第一信号支路包括第一光耦合器,所述第二信号支路包括第二光耦合器;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入端均连接第一器件的信号端口和电平端口,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器件的信号端口和电平端口。本发明可有效解决当前使用mosfet器件进行电平转换得速率慢得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
背景技术
随着服务器系统架构的扩充升级,系统板卡、器件种类日益增多,导致系统电源种类越来越多,板卡器件间的互连越来越复杂,系统管理需求越发严苛,这就造成各管理总线拓扑越发困难,走线布线规则要求升级,信号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对信号的传输及多板多系统间的隔离也需更加重视。之前的各种管理总线在跨板级联传输上没有做严格的信号链路处理,在多电平跨接板间通信或同一电平不同源的通信链路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需要高速率传输的情况下,会通信失败,电气特性表现为板间漏电,欠压,信号波动幅度大,电平丢失等情况,严重影响服务器系统的管理和监测。
当前得服务器系统,存在多电源供电,多板卡独立上电,多电平驱动等复杂情况,导致管理总线信号拓扑面临电源域得跨接,这就需要进行电平转换和隔离。现有的信号管理总线采用MOS管进行不同板卡器件的电平转换,不同电源间信号的逻辑电平转换得以处理,可以解决漏电、欠压等情况,但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没法满足较高速率传输的需要,速率高的情况下高低电平转换速度跟不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包括: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所述第一信号支路包括第一光耦合器,所述第二信号支路包括第二光耦合器;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入端均连接第一器件的信号端口和电平端口,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器件的信号端口和电平端口。
进一步的,第一信号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光耦合器和第一三极管正反馈驱动电路,第二信号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光耦合器和第二三极管正反馈驱动电路。
进一步的,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器件的电平端口,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三引脚经电阻接地;第一光耦合器的第四引脚经第一电阻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一光耦合器的第四引脚还连接第二器件的电平端口;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
进一步的,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器件的电平端口,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三引脚经电阻接地;第二光耦合器的第四引脚经第二电阻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二光耦合器的第四引脚还连接第二器件的电平端口;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
进一步的,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进一步的,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器件为第二器件的上级拓扑节点。
进一步的,第一器件的电平端口与第二器件的电平端口的电平值不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0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海缆水压测试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