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渗滤液处理方法及渗滤液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0657.0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0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陆飞鹏;安瑾;韩晶鑫;程本贵;郭若军;李向东;朱亚茹;陈方方;苏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光大再生能源(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3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滤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通过厌氧微生物菌对渗透液进行生物降解反应,去除渗透液中的部分有机物;
第二步,通过厌氧微生物菌对渗透液进行生物脱氮,去除渗透液中的部分氮;
第三步,对渗透液进行过滤;
第四步,通过第一高级氧化处理进一步降解渗透液中的有机物;
第五步,通过倒极电渗析处理渗透液得到第一淡水及第一浓水;
第六步,蒸发结晶所述第一浓水得到无机盐;
第七步,过滤所述第一淡水得到第二淡水及第二浓水,所述第二淡水作为产水排放;
第八步,通过第二高级氧化处理进一步降解第二浓水中的有机物;
第九步,对第八步处理后的第二浓水重复执行第三步至第八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第一步中生物降解反应生产的气体,对其进行脱硫、脱水处理后进入沼气热水锅炉燃烧产生热水,在第五步中利用所述热水蒸发结晶所述第一浓水,所述热水与第一浓水接触冷却后返回至沼气锅炉再次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高级氧化处理包括芬顿氧化、臭氧/双氧水氧化、电子束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二高级氧化处理包括电催化氧化、超临界氧化、湿式氧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中,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器、内外循环厌氧反应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对渗透液进行生物降解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中,采用缺氧好氧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对渗透液进行生物脱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步中,采用超滤膜装置过滤,截留分子量范围为1000~50000 Da;在第七步中,采用纳滤膜过滤,截留分子量范围为100~400D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五步中,采用均相离子膜,采用连续倒极操作方式,倒极周期为20~180min。
8.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单元、生化单元、超滤单元、第一高级氧化单元、倒极电渗析单元、纳滤单元、第二高级氧化单元、蒸发单元及结晶单元;所述厌氧单元、生化单元、超滤单元、第一高级氧化单元、倒极电渗析单元及纳滤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高级氧化单元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纳滤单元,所述第二高级氧化单元还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超滤单元与第一高级氧化单元之间的管道;所述蒸发单元连接至所述倒极电渗析单元,所述结晶单元连接至所述蒸发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处理系统还包括沼气净化装置及沼气锅炉,所述沼气净化装置连接所述厌氧单元以净化厌氧单元产生的沼气,所述沼气锅炉通过燃烧所述沼气产生热水供所述蒸发单元使用,所述蒸发单元采用增湿-减湿型蒸发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单元包含稠厚器、板框压滤机、干燥器及自动包装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光大再生能源(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光大再生能源(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06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应调频需求的超临界机组双焓差修正给水控制方法
- 下一篇:定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