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声波法的基桩嵌岩深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1309.5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0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孟照辉;张道修;邓涌;舒国志;赵明堂;吕雯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湖北中冶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湖南天功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湖南乔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2 | 代理人: | 熊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声波 基桩嵌岩 深度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声波法的基桩嵌岩深度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在基桩的探测孔内选取多个检测点;步骤S2:利用声波换能器对多个检测点探测,得多组声波数据;步骤S3:在多组声波数据中截取界面回波区域,得到多个界面回波区域的回波能量α的值;步骤S4:以探测孔的深度为纵坐标、回波能量α的值为横坐标,得到回波能量曲线图;步骤S5:判断嵌岩面位置:曲线中回波能量由大变小并出现明显转折或者拐点处的纵坐标值即为嵌岩面的深度,所述嵌岩深度为基桩的长度减去嵌岩面的深度。本发明利用超声反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嵌岩深度,为建筑基桩抗拔力评价提供重要参考指标;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检测成本低、效率高、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嵌岩深度探测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声波法的基桩嵌岩深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物基桩是决定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当地下水位较高且地下室尺寸较大时,水浮力可能会大于建筑物自重和压重之和,建筑物结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地层包括土体层和岩体层,土体层位于岩体层上方,基桩抗拔承载能力主要由土体提供的抗拔力和嵌岩端岩体提供的抗拔力以及自身自重这三部分组成,其中岩体提供的抗拔力是影响基桩抗拔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对于基桩抗拔力的检测主要通过抗拔静载试验、自平衡试验等方式进行检测,费时费力,设备成本高,不易操作。而衡量嵌岩端岩体抗拔力的重要参数是基桩嵌入岩体层的深度,即嵌岩深度。进一步的,土体层和岩体层的分界面为中风化层和强风化层的分界面。然而目前对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测方法,如低应变法、钻芯法、高应变法和静载法等所检测指标均不能检测嵌岩深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声波法的基桩嵌岩深度检测方法,利用超声反射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嵌岩深度,为建筑基桩抗拔力评价提供重要参考指标;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检测成本低、效率高、准确率高;可以利用钻芯法钻取的钻芯孔作为超声法检测的探测孔,无需另外钻取探测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声波法的基桩嵌岩深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基桩的探测孔内选取多个检测点;
步骤S2:利用声波换能器对探测孔内多个检测点进行探测,获得多组声波数据;
步骤S3:在步骤S2获得的多组声波数据中截取界面回波区域,得到多个界面回波区域的回波能量α的值;
步骤S4:以探测孔的深度为纵坐标、回波能量α的值为横坐标,得到回波能量曲线图;
步骤S5:根据步骤S4得到的图判断嵌岩面位置:曲线中回波能量由大变小并出现明显转折或者拐点处的纵坐标值即为嵌岩面的深度,所述嵌岩深度为基桩的长度减去嵌岩面的深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探测孔和基桩共中心线。
所述基桩深度为L1,探测孔深度为L2,则L1≤L2。
多个检测点沿着探测孔深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探测孔直径为80mm~120mm。
相邻检测点之间的垂直水平面方向的距离为50~200mm。
对已经进行钻芯法检测的基桩,可将进行钻芯法时钻取的钻芯孔作为所述探测孔,对于未有钻芯孔的基桩,需在所述基桩上钻一个探测孔。
步骤S2中,声波换能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时,发射端位于检测点上,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连线与所述基桩中心线平行,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0~100mm,当间距为0时,所述声波换能器为自发自收型探头。
步骤S3中,根据基桩尺寸和声波在基桩中的传播速度计算反射波位置,从而确定界面回波区域,所述界面回波为基桩和围岩之间的界面反射的声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湖北中冶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湖南天功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湖北中冶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湖南天功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13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键开关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柴油机缸套表面功能性磷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