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树内生真菌中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1398.3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4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英;覃玉月;黎婉珊;雷晓光;李小宝;魏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3/22 | 分类号: | C07D493/22;A61P35/00;C12N1/14;C12P17/06;C12P17/18;C12R1/8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侯华民 |
地址: | 5711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树 真菌 中二萜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树内生真菌中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为3,5‑dimethylorsellinic acid二萜类化合物,其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1~7任意一项所示:本发明提取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含量超过70%,其化合物对癌细胞系A549、HCT116、HePG2、MCF‑7、H929和HL‑60具有细胞毒活性,可用于制备抗肿瘤细胞抑制剂等抗癌药物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内生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树内生真菌中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红树植物由于在盐胁迫、高矿物组成、强还原性、强酸性、频繁的潮汐、强风、高温、强紫外辐射、缺氧污泥和寡营养等特殊环境中生长,其独特的生境使其能够产生许多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独特化学结构和新颖作用机制的先导化合物。据研究报道,红树林真菌能够产生多种结构新颖、类型多样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醌类、大环内酯类、蒽酮类、肽类、聚酮类、异香豆素类和杂萜类等。其中,许多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海虾致死、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抑制/促进血管的增长、抑制钙钾离子通道、抗氧化、神经保护等,为新药研发提供了大量的药物前体。
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是使君子科榄李属红树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亦为濒危物种,在我国仅见于海南岛海岸边的少数残存分布。据文献报道,榄李属植物含有黄酮类、萜类、甾醇类、苯酚类、生物碱等化合物。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主要对红树植物红榄李资源的维护和对其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但其化学成分研究未见报道。本发明旨在对红榄李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研究,结合有效的提取工艺下,以期从中发现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化合物,为充分发挥红榄李的药用价值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红树内生真菌中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红树内生真菌中二萜类化合物,该化合物为 3,5-dimethylorsellinic acid二萜类化合物,其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1~7任意一项所示:
进一步说明,所述化合物由红树植物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HLLG-1发酵培养所得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提取得到。
进一步说明,所述红树植物红榄李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HLLG-1,其分类命名为Penicillium sp.HLLG-1,于2021年9月13日保藏于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中心给予该菌株的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1162。
进一步说明,所述红树植物红榄李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HLLG-1的DNA 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进一步说明,所述红树植物红榄李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HLLG-1的发酵培养是将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HLLG-1的种子液接种至土豆液体培养基中,于28℃恒温静置发酵培养30-40天,经有机溶剂浸泡提取而得粗提的次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即得3,5-dimethylorsellinic acid二萜类化合物。
一种红树内生真菌中二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菌种活化:取出保藏的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HLLG-1置于培养箱中预培养24小时后,转接至无菌PDA平板活化,于培养箱中培养2-4天;
S2、种子液配置:取步骤S1的蚕豆大小的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HLLG-1 菌体,接入无菌的土豆液体培养基中,于28℃恒温摇床培养2-3天,得种子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师范大学,未经海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13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容器、烹饪设备和制备容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洗衣机的门锁减震模块及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