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2432.9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3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79 | 分类号: | F24F11/79;F24F11/74;F24F110/10;F24F120/1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家标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324 | 代理人: | 徐富杰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空调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空调的横向导风板设置有第一红外测温装置,空调的纵向导风板设置有第二红外测温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红外测温装置检测到的第一测试温度;获取第二红外测温装置检测到的第二测试温度;根据第一测试温度和第二测试温度确定空调的出风方向是否对准用户;在空调的出风方向对准用户的情况下,触发空调降低风速。通过调节导风板的角度使空调的风吹向用户不在的区域,本申请能够通过在对用户吹风以快速降低用户所在区域的温度的情况下降低用户患空调病的概率,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夏季天气较热,人们通常通过空调提供冷气,以改善室内环境。但是人们在享受空调带来的舒适感的同时,不知不觉中也会患上空调病,如因被空调冷风直吹而导致的风湿病、感冒、呼吸道损伤、关节肌肉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等。因此,越来越多的空调厂家在空调上开发了防直吹功能,以降低用户空调病的发生率。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的防直吹方式是通过调节导风板的角度使空调的风吹向用户不在的区域,这样虽然能够通过防止对用户吹风降低用户患空调病的概率,但是用户所在区域的温度难以被降低,用户舒适度较低,导致用户常常避免选择空调防直吹模式。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在对用户吹风的情况下降低用户患空调病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的横向导风板设置有第一红外测温装置,所述空调的纵向导风板设置有第二红外测温装置,所述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红外测温装置检测到的第一测试温度;获取所述第二红外测温装置检测到的第二测试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测试温度和所述第二测试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出风方向是否对准用户;在所述空调的出风方向对准用户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空调降低风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的横向导风板设置有第一红外测温装置,所述空调的纵向导风板设置有第二红外测温装置,所述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红外测温装置检测到的第一测试温度;获取所述第二红外测温装置检测到的第二测试温度;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测试温度和所述第二测试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出风方向是否对准用户;第一触发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调的出风方向对准用户的情况下,触发所述空调降低风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的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用于控制空调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获取空调的横向导风板设置的第一红外测温装置检测到的第一测试温度和空调的纵向导风板设置的第二红外测温装置检测到的第二测试温度,然后根据第一测试温度和第二测试温度确定空调的出风方向是否对准用户,并在空调的出风方向对准用户的情况下,触发空调降低风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调节导风板的角度使空调的风吹向用户不在的区域,本申请能够通过在对用户吹风以快速降低用户所在区域的温度的情况下降低用户患空调病的概率,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24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