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臂扭簧强扭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3037.2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3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段翠媛;李建;海永龙;田伟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5/00 | 分类号: | B21F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姚东华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臂扭簧强扭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直臂扭簧强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滑块、限位块、芯轴、底座固定装置和扭簧旋转施力装置;
所述底座安装芯轴一端并固定套装于芯轴外的直臂扭簧一端,固定直臂扭簧初始位置;
所述滑块安装于芯轴另一端,扭簧旋转施力装置通过滑块施加扭簧旋转力;所述滑块转动至所需强扭角度,通过所述限位块固定所需强扭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臂扭簧强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扭处理装置材料硬度大于扭簧材料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臂扭簧强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第一通槽及与芯轴一端装配的中心孔;
所述第一通槽与直臂扭簧一端装配,直臂扭簧强扭处理时,通过底座固定装置将底座固定,进而将固定于第一通槽的直臂扭簧一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臂扭簧强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设有第二通槽及与芯轴另一端装配的中心通孔;
所述第二通槽与直臂扭簧另一端装配,直臂扭簧强扭处理时,扭簧旋转施力装置与滑块固定连接,通过滑块向固定于第二通槽的直臂扭簧另一端施加扭簧旋转力至所需强扭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臂扭簧强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包括一体结构的细直径圆柱杆和粗直径圆柱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臂扭簧强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直径圆柱杆直径为扭簧内径的0.9~0.95倍,长度为扭簧中间螺旋部位身长的2~3倍;
所述粗直径圆柱杆直径为细直径圆柱杆直径的1.5倍,所述粗直径圆柱杆与底座中心孔过盈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臂扭簧强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滑块上均设置贯通边缘卡槽,所述限位块插入底座和滑块的贯通边缘卡槽实现所需强扭角度的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臂扭簧强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贯通边缘卡槽和所述滑块的贯通边缘卡槽的数量均为一个或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臂扭簧强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宽度与底座和滑块的贯通边缘卡槽一致;所述限位块长度大于等于扭簧长度及底座、滑块厚度总和。
10.一种直臂扭簧强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直臂扭簧强扭处理装置实现,主要步骤包括:
步骤1:将扭簧扭转至工作扭转角,使用扭矩检测设备进行扭矩检测,并与扭矩要求进行对比,确定扭簧初始状态扭矩合格;
步骤2:将芯轴(4)的粗端插入底座(1)的中心孔中,装配为整体;
步骤3:将直臂扭簧套入芯轴(4),一端扭臂插入底座(1)的第一通槽;
步骤4:将滑块(2)的通孔套入芯轴(4),扭簧另一端扭臂插入滑块(2)的第二通槽;
步骤5:底座固定装置将底座(1)固定,扭簧旋转施力装置将滑块(2)沿扭簧旋向旋转;
步骤6:将滑块(2)扭转至强扭处理角度时,滑块贯通边缘卡槽与底座贯通边缘卡槽平齐,将限位块(3)插入滑块贯通边缘卡槽和底座贯通边缘卡槽,完成直臂扭簧与工装的装配;
步骤7:在装配完毕状态下保持24h~36h,完成直臂扭簧强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30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驾驶算法开发初期校验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移载方法及针具移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