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大肠杆菌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组方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3151.5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阳;陈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3/22 | 分类号: | C12P13/22;C12N1/2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大肠杆菌 发酵 生产 苯丙氨酸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肠杆菌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组方及其应用,所述组方的功效成分由CaCl2.2H2O、CuSO4.5H2O、CoCl2.6H2O、ZnSO4、FeSO4.7H2O、MnSO4.H2O、NiCl2.6H2O、磷酸吡哆醛、维生素B2和生物素组成,所述组方首次将维生素B2用于L‑Phe的发酵,并取得了有益效果,首次优化了CoCl2.6H2O、PLP的用量,首次确定了生物素的不利作用,进一步优化了FeSO4.7H2O、MnSO4.H2O等微量元素的用量,最终提高了L‑Phe产量与转化率,这对L‑Phe的工业化生产具有积极意义,采用的发酵方法可以达到加快菌体生长繁殖,提高生物量,延长生物量稳定期与产酸高峰期,提高L‑苯丙氨酸产量与转化率,节约成本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适用于大肠杆菌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组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L-Phe)与L-酪氨酸(L-tyrosine,L-Tyr)、L-色氨酸(L-tryptophan,L-Trp)同属芳香族氨基酸,为莽草酸途径产物之一,可作为新型甜味剂阿斯巴甜的合成前体,也可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在食品与医药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获取。
微生物利用葡萄糖等为碳源合成L-Phe的代谢途径较长,需要经过糖酵解途径(EMP)、柠檬酸循环(TCA)、戊糖磷酸途径(PPP)与莽草酸途径(shikimic acid pathway),其中多个关键酶与L-Phe的合成关系密切。金属离子作为重要的酶激活剂,其种类与用量影响到关键酶酶活力的强弱进而影响到L-Phe产量与糖酸转化率。金属离子对酶的激活/抑制作用机理错综复杂,表现为:不添加或添加过少的金属离子无法对酶起激活作用,如5-10×10-3moL/L的Mg2+可激活NADH+合酶,但低于或高于此浓度均无法起到激活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如Ca2+对肌球蛋白腺三磷酸起到激活作用,却对脱羧酶有抑制作用;有时离子之间也有拮抗作用,如Ca2+可以抑制Mg2+激活的酶,再者金属离子之间也可以相互取代,如Mn2+离子可以取代Mg2+激活的激酶。核黄素(维生素B2,VB2)在生物体内是重要辅酶黄素腺嘌呤二核甘酸(FAD)和黄素单核甘酸(FMN)的合成前体,FAD和FMN作为黄素蛋白的辅酶参与传递氢的有关代谢,在呼吸和生物氧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磷酸吡哆醛(PLP)是细胞140多种酶的辅酶,在氨基酸的合成、相互转化和降解等代谢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常见的反应包括:催化α-酮酸转化为氨基酸的转氨酶以及一系列的消旋作用、脱羧作用和羟醛反应。维生素H(VH)过量会导致菌体代谢旺盛,生长过快,出现糖酸转化率大幅降低的问题;过少或者不添加VH会导致菌体生长较慢,生物量较低,产酸效率偏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肠杆菌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组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组方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3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