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4217.2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2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李科;徐绍龙;甘韦韦;侯招文;赵旭峰;喻励志;吴业庆;王亮;刘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5/14 | 分类号: | B61C15/14;B61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陈超德;吴昊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列车的控制方法,所述列车包括N个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获取到第i动车的粘着预警信息情况下,至少基于所述第i动车的粘着转矩确定第i动车的第一给定转矩的调整量,并基于所述调整量调整所述第一给定转矩得到第二给定转矩;
将所述调整量确定为待分配转矩;
基于所述待分配转矩确定各个目标动车的分配转矩,其中,各个目标动车为第i+1动车至第N动车;
至少基于各个目标动车的分配转矩生成各个目标动车的第一控制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各个目标动车运行,并基于所述第二给定转矩生成第二控制指令,以控制第i动车运行,1≤i≤N-1,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基于所述第i动车的粘着转矩确定第i动车的第一给定转矩的调整量,基于调整量调整所述第一给定转矩得到第二给定转矩,包括:
将第i动车的第一给定转矩减去所述粘着转矩得到第一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结果与预设百分比确定调整量;
基于所述调整量调整所述第一列车的第一给定转矩得到所述第二给定转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分配转矩确定各个目标动车的分配转矩,包括:
确定目标动车的数量,将所述待分配转矩除以数量得到各个目标动车的分配转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分配转矩确定各个目标动车的分配转矩,包括:
确定各个目标动车与第i动车之间的各个距离;
基于各个距离的大小关系对所述待分配转矩进行分配,以得到各个目标动车的分配转矩,其中,距离越大对应的分配转矩越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基于各个目标动车的分配转矩生成各个目标动车的第一控制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各个目标动车运行,包括:
基于运营规划,确定各个目标动车的初始给定转矩;
基于各个目标动车的初始给定转矩和各个目标对应的分配转矩确定各个目标动车的目标给定转矩;
基于各个目标动车的目标给定转矩生成各个目标动车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各个目标动车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动车的数量为M个,所述基于各个目标动车的目标给定转矩生成各个目标动车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各个目标动车运行,包括:
将第m目标动车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m目标动车;
获取所述第m目标动车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反馈所述第m目标动车的给定转矩是否升至第m目标动车对应的目标给定转矩;
在基于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第m目标动车的给定转矩调整至所述第m目标动车对应的目标给定转矩的情况下,将第m+1个目标动车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m+1目标动车,以使所述第m+1目标动车的给定转矩调整至所述第m+1目标动车对应的目标给定转矩,其中M≥2,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运营线路信息;
在基于所述运营线路信息确定所述列车将从隧道驶入露天的情况下,在所述隧道中提高列车的速度,并在驶出隧道的过程中采用惰行工况行驶;
在基于所述运营线路信息确定所述列车将进入坡道的情况下,在进入坡道前调整各个动车的动力;
在基于所述运营线路信息确定所述列车在露天行驶的情况下,降低运营速度,并延长列车的惰行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2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