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保真取芯器运行的高温高压环境模拟舱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4928.X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9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谢和平;张茹;张泽天;高明忠;陈领;张志龙;杨阳;李佳南;黄伟;任利;李怡航;凌伟强;肖坤;楼晨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25/00 | 分类号: | E21B25/00;E21B49/00;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保真 取芯器 运行 高温 高压 环境模拟 结构 | ||
1.一种用于保真取芯器运行的高温高压环境模拟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中空圆柱结构的岩芯舱,所述岩芯舱的两端的外径大于中间部分的外径,岩芯舱的中间部分的圆周外壁上沿其轴线方向上凸出设置有多个加强圆环;
岩芯舱底部设置有加载油缸,所述加载油缸的缸体端面与岩芯舱底部密封连接,加载油缸的活塞端上设置有岩芯座,所述岩芯座位于岩芯舱的内部;
岩芯舱顶部设置有中部端盖,所述中部端盖的顶部为小径端,底部为大径端;中部端盖的大径端的端面与岩芯舱的顶部端面密封连接,岩芯舱的顶部内设有岩样压块;
中部端盖的小径端的顶部密封设置有呈多段结构的钻杆舱,钻杆舱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设置有多个与岩芯舱连通的注液通道;
所述岩芯舱两端的外壁上分别凸出设置有呈圆柱结构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外径大于岩芯舱中部外径;
第一连接部的上端面与岩芯舱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间距;第二连接部的下端面与岩芯舱的下端面平齐,第二连接部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圆形安装槽;
所述加载油缸的缸体端面呈台阶结构,加载油缸的缸体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多条第一密封圈安装环槽,加载油缸的缸体端面设置于所述圆形安装槽内,加载油缸的缸体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直径与第二连接部外径相同的第一连接凸起;
加载油缸缸体端面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的外壁上设置有卡箍装置,所述卡箍装置包括一对镜像设置的卡箍本体,两个所述卡箍本体的横截面均为半圆环结构,两个卡箍本体的圆周内壁上均设置有开口相对设置的环形凹槽,两个卡箍本体的直面处的侧壁连接后形成中空圆柱结构,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凸起卡合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所述加载油缸缸体的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匹配的第二限位槽;
所述岩样压块顶部圆周外壁上凸出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多条第二密封圈安装环槽;所述中部端盖大径端的下端面设置有圆形环槽,所述安装环设置于所述圆形环槽内,安装环的圆周外壁与圆形环槽的内壁接触;
安装环的下端面和中部端盖的大径端的下端面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面接触;中部端盖大径端与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所述卡箍装置,中部端盖的大径端和第一连接部均设置在环形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真取芯器运行的高温高压环境模拟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三限位槽,所述中部端盖的大径端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限位槽匹配的第四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真取芯器运行的高温高压环境模拟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端盖的小径端与所述钻杆舱的底端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保真取芯器运行的高温高压环境模拟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舱由下至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钻杆舱、第二段钻杆舱、第三段钻杆舱和第四段钻杆舱;所述第一段钻杆舱的底端与所述中部端盖的小径端连接,所述上端盖与所述第四段钻杆舱的顶部连接;
所述第二段钻杆舱的中部设置有管路进口,第四段钻杆舱的中部设置有管路出口,所述管路进口和所述管路出口通过第二段钻杆舱和第四段钻杆舱的内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真取芯器运行的高温高压环境模拟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端盖的中部外壁为呈由上至下外径依次增大的多台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真取芯器运行的高温高压环境模拟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岩芯座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开口的插槽,所述插槽用于与加载油缸的活塞端连接;插槽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定位柱;插槽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的销钉孔;
所述岩芯座的上端设置有渗透口,所述渗透口的下端连接向下延伸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端部与水平的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与连接座侧面开设的出口连接;所述岩芯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渗透水槽,若干所述渗透水槽均与渗透口连接;且若干渗透水槽在座体的上表面以渗透口为中心呈发散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9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现场施工应急安全报警系统
- 下一篇:集成内嵌式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