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焰色添色型水下火炬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4954.2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6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李春光;刘小勇;覃正;费立群;刘萍;高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26;F23D14/28;F23D14/52;F23D14/44;F23D14/46;F23D14/70;F23D14/64;F23D14/60;F23D14/66;C09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罗岚 |
地址: | 10007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添色 水下 火炬 | ||
本申请提出一种焰色添色型水下火炬,包括火炬壳体、射流掺混喷嘴、燃烧器;射流掺混喷嘴设置在所述火炬壳体中,所述射流掺混喷嘴的两端面分别开有相连通的混合射流通道和预混氧喷嘴通道,射流掺混喷嘴侧壁开有与混合射流通道相连通的燃料喷孔,氧气通过所述预混氧喷嘴通道喷入混合射流通道中与通过燃料喷孔喷入混合射流通道中的燃料气体在混合射流通道中进行预混合,得到预混气体;燃烧器设置在火炬壳体中,燃烧器与射流掺混喷嘴相连通,以使预混气体通入燃烧器头部进行燃烧。通过射流掺混喷嘴将燃料气体和氧气按照一定夹角喷入混合,进而使得燃料气体和氧气之间的混合更均匀,提高了火焰的燃烧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下火炬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焰色添色型水下火炬。
背景技术
在冬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涉及到水下火炬的传递,由于水下火炬传递过程中由于缺氧以及水中环境的影响,容易造成火焰不稳定,因此通常在火焰燃烧过程中通入氧气,实现助燃的效果,但是燃料气体燃烧过程中通入氧气容易造成燃料气体和氧气分散不均匀,进而影响燃烧的稳定性,并且由于燃烧环境的影响使得水下火炬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火焰颜色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焰色添色型水下火炬,该火炬通过在燃烧器中位于火焰燃烧处的燃烧器部件上设置缓释型火焰添色涂层,使得燃烧的火焰经过缓释型火焰添色涂层的作用后得到需要的颜色,增加了火焰颜色的可观赏性,同时通过射流掺混喷嘴将燃料气体和氧气按照一定夹角喷入混合,进而使得燃料气体和氧气之间的混合更均匀,提高了火焰的燃烧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焰色添色型水下火炬,包括;
火炬壳体:
射流掺混喷嘴,所述射流掺混喷嘴设置在所述火炬壳体中,所述射流掺混喷嘴的两端面分别开有相连通的混合射流通道和预混氧喷嘴通道,所述射流掺混喷嘴侧壁开有与所述混合射流通道相连通的燃料喷孔,氧气通过所述预混氧喷嘴通道喷入所述混合射流通道中与通过所述燃料喷孔喷入所述混合射流通道中的燃料气体在所述混合射流通道中进行预混合,得到预混气体;
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火炬壳体中,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射流掺混喷嘴相连通,以使预混气体通入所述燃烧器头部进行燃烧;
所述燃烧器中位于火焰燃烧处的燃烧器部件上设置有缓释型火焰添色涂层。
优选地,所述燃烧器包括核心焰喷嘴;
所述核心焰喷嘴上设置有核心氧进气通道和套设在所述核心氧进气通道外部呈环形通道结构的混合燃气通道,所述混合燃气通道与所述混合射流通道相连通,以使所述预混气体通入所述核心焰喷嘴的头部进行燃烧;
所述核心氧进气通道,用于通入氧气对核心焰喷嘴的头部燃烧的火焰进行强化助燃。
优选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套设在所述核心焰喷嘴的外部,所述燃烧室侧壁下方设置有保护气进气管,用于向燃烧室内通入氧气,以排出所述燃烧室内的水。
优选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若干扰流穏焰片,所述若干扰流穏焰片设置在所述混合燃气通道的出气口处,相邻两个所述扰流穏焰片之间有间隙,以使所述混合燃气通道中的预混气通过所述间隙喷出。
优选地,所述位于火焰燃烧处的燃烧器部件为核心焰喷嘴或燃烧室或流穏焰片;
所述缓释型火焰添色涂层设置在所述核心焰喷嘴的头部;或所述缓释型火焰添色涂层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内壁;或所述缓释型火焰添色涂层设置在所述扰流穏焰片上。
优选地,所述缓释型火焰添色涂层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以正硅酸乙酯、盐酸、硅烷偶联剂、氧化硅粉末和水为原料混合配置成氧化硅溶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输入方法以及智能终端
- 下一篇:管道缺陷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