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行为模式的APT事件同源判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4966.5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8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任传伦;郭世泽;王玥;刘晓影;乌吉斯古愣;俞赛赛;刘文瀚;谭震;王淮;张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中电科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G06F16/28;G06F1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丰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1 | 代理人: | 李学康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行为 模式 apt 事件 同源 判定 方法 | ||
1.一种基于行为模式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事件同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S1,构建基于行为模式的APT事件关联图;
S2,对APT事件关联图进行节点属性扩展;
S3,对APT事件关联图中的节点进行属性标注;
对APT事件关联图中的节点进行属性标注,得到APT事件关联图节点的行为标签或线索标签;
S4,对APT事件关联图进行相似性判别;
对APT事件关联图进行相似性判别,完成APT事件的同源判定;采用子图相似性度量函数,比较两个APT事件关联图结构数据的拓扑结构信息和节点属性信息,来确定两个APT事件关联图的同源性或相似性;
所述的步骤S1,其具体包括,从多渠道获得的非结构化数据中抽取APT事件线索信息,从杀伤链模型提取APT事件的攻击链数据,从ATTCK模型中的攻击技战术知识中提取本次APT事件的技战术信息,将攻击线索和攻击技战术抽象为APT事件行为模式实体,APT攻击技战术手段抽象为行为模式实体属性,以攻击线索和攻击技战术间的连接关系和通信关系为实体间关系,依据杀伤链模型的攻击链条步骤或ATTCK模型中的攻击技战术知识,利用实体抽取和关系识别方法,构建基于行为模式的APT事件关联图;
所述的步骤S4,其具体包括,
步骤S41,所述的两个APT事件关联图,其数据分别为图数据G和图数据H,以事件关联图的行为模式实体为中心节点,对图数据G和H分别进行子图分解,分别分解为多个子图{g1,g2,...,gi,...,gn}和{h1,h2,...,hi,...,hn},n表示分解得到的子图的数量,gi表示图数据G中的第i个子图,hi表示图数据H中的第i个子图;
步骤S42,根据步骤S3得到节点的属性标注结果,利用子图相似性度量函数,对不同子图结构进行相似性度量,子图g和子图h的子图相似性度量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δ(g,h)表示子图g和子图h的子图相似性度量函数,Lij表示子图中节点Vi到节点Vj的最短路径,最短路径上包含节点属性的标签,M(k)表示子图中路径长度小于k的最短标签路径的集合,是用于表示子图g中是否包含某一最短标签路径的变量,是用于表示子图h中是否包含某一最短标签路径的变量,该子图相似性度量函数δ(g,h)以两个子图h和g中含有相同的最短标签路径的数量,作为衡量两个图结构之间的相似性的标准;
步骤S43,计算两个图数据G和H之间的图核函数值,图核函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k(G,H)表示两个图数据G和H之间的图核函数值,即为两个APT事件之间的同源性判定结果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为模式的APT事件同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渠道包括公开网页、移动终端、公开的技术文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为模式的APT事件同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伤链模型包括攻击链条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为模式的APT事件同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PT事件关联图包括APT事件关联图节点和连接边,APT事件行为模式实体为APT事件关联图节点,实体间关系为连接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中电科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中电科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49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