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烤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烤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5570.2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0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凌晓春;延吉宝;朱洁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G05D23/1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瞿璨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烤箱 温度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烤箱的温度控制方法、烤箱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烤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烤箱进入第一烹饪模式,第一烹饪模式需要使用温度探针;利用温度探针检测烤箱的炉腔内的温度,得到第一温度数据,温度探针配置为插入待烹饪食物中,并通过裸露于炉腔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炉腔内的温度;利用设置在烤箱内壁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炉腔内的温度,得到第二温度数据;若第一温度数据与第二温度数据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根据第一温度数据控制烤箱的加热功率。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烤箱的温度控制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活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烤箱的温度控制方法、烤箱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烹饪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烤箱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烤箱的温度控制的精准度是影响烹饪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烤箱温度控制的精准度越高,烹饪效果就越好。
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在烤箱炉腔内壁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比如在烤箱的角落中设置温度传感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温度来控制烤箱的加热功率,由于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烤箱的内壁上,测量温度并不能真实反映烤箱炉心的温度,导致烤箱的温度控制的精准度相对较差,烹饪效果也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烤箱的温度控制方法、烤箱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提高烤箱的温度控制的精准度。
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烤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烤箱进入第一烹饪模式,第一烹饪模式需要使用温度探针;利用温度探针检测烤箱的炉腔内的温度,得到第一温度数据,温度探针配置为插入待烹饪食物中,并通过裸露于炉腔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炉腔内的温度;利用设置在烤箱内壁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炉腔内的温度,得到第二温度数据;若第一温度数据与第二温度数据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根据第一温度数据控制烤箱的加热功率。
可选地,若第一温度数据与第二温度数据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根据第二温度数据控制烤箱的加热功率。
可选地,控制烤箱进入第一烹饪模式之前,还包括:检测温度探针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温度探针处于工作状态时,温度探针与烤箱之间电信号连接;若是,则执行控制烤箱进入第一烹饪模式。
可选地,检测温度探针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之前,还包括:发出提示信号,用于提示用户将温度探针插入待烹饪食物中。
可选地,发出提示信号之前,还包括:接收用户选择烹饪模式的指令;若用户选择第一烹饪模式,则执行发出提示信号。
可选地,检测温度探针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之后,控制烤箱进入第一烹饪模式之前,还包括:检测温度探针插入待烹饪食物中的深度是否达到预设深度,温度探针插入待烹饪食物中的深度达到预设深度时,温度探针中的不耐高温元件完全位于待烹饪食物内部;若是,则执行控制烤箱进入第一烹饪模式。
可选地,控制烤箱进入第一烹饪模式之后,还包括:利用温度探针检测待烹饪食物内部的温度,得到第三温度数据;比较第三温度数据和第二预设阈值,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待烹饪食物是否成熟。
可选地,第二预设阈值是由待烹饪食物的种类以及温度探针插入待烹饪食物中的深度和角度决定的。
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烤箱,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烹饪程序,处理器执行烹饪程序时实现以上任一温度控制方法。
本申请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烹饪程序,烹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任一温度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5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鼻衬垫及患者接口装置
- 下一篇:新型三电极电池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