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见光与红外监测的电动车充电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7558.5 | 申请日: | 2021-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3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罗瑞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瑞阳 |
主分类号: | G08B17/12 | 分类号: | G08B17/12;G08B17/06;H04N5/232;H04N5/372;H04N7/18;B60L53/37;B60L53/62;B60L53/6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李金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见光 红外 监测 电动车 充电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与红外图谱的电动车充电监控系统,包括智能视频分析模块,用于实时捕捉电动车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分离场景中背景和目标,识别出真正的目标,去除背景干扰,分析并追踪场景内出现的目标行为;红外监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动车充电装置的红外图像,根据所述红外图像确定所述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的环境温度以及所述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的本体温度;实时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电动车充电装置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根据环境温度以及本体温度确定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的温度梯度差。本发明可见光摄像机视频处理技术与热成像技术相融合,实现了测温预警型网络热成像,能有效地监测电动车充电过程、保障充电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温度梯度的电动车充电装置状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动车越来越普及,并且由于人们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出现大量电动车楼道内乱拉线充电现象,进而引发多起火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目前,防止这种现象主要依靠于监控视频,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发现这种现象并进行处理。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和红外测温技术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智能视频技术借助处理器的强大计算功能,对视频画面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获取人们需要的信息。智能视频分析依赖于视频算法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提取视频中关键信息,进行标记或者相关处理,并形成相应事件和告警的监控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属性描述进行快速检索,对楼道电动车充电现象实现规范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车充电而引发火灾,电动车充电过程无法监测,无法保障充电安全等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可见光与红外图谱的电动车充电监控系统。
鉴于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视频分析模块,用于实时捕捉电动车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
红外监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动车充电装置的红外图像;
实时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电动车充电装置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进一步确定温度梯度差。
进一步,所述实时捕捉电动车图像采用智能跟踪球机实现,智能跟踪球机自动识别视觉范围内物体运动的方向,并控制云台对移动物体进行追踪。
进一步,所述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包括分离场景中背景和目标,对目标进行识别,去除背景干扰,进而分析并追踪在摄像机场景内出现的目标行为。
进一步,所述红外监测模块采用CCD对电动车进行热红外成像,从而反映出物体表面的温度场。
进一步,所述实时监测模块,根据所述红外图像确定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的环境温度以及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的本体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以及所述本体温度确定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的温度梯度差;所述温度梯度差为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处的温度梯度Ef1与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的预设检测点的温度梯度Ef2的差值。所述Ef1和Ef2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T1为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处的表面温度,T2为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的预设检测点的表面温度,Tamb为环境温度,h为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λ为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本体材料的导热系数,Ef1为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处的温度梯度,Ef2为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的预设检测点的温度梯度。
进一步,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报警模块,当待检测电动车出现乱拉线充电行为或者充电装置处的温度梯度Ef1与待检测电动车充电装置的预设检测点的温度梯度Ef2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瑞阳,未经罗瑞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75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