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冷储能系统仿真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8243.2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6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博;王君生;谈作伟;陈彬彬;何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静玉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冷储能 系统 仿真 分析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液冷储能系统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满足温度标准的详细冷板仿真模型,并基于所述详细冷板仿真模型的第一流量-压损曲线将所述详细冷板仿真模型简化为具有流量-压损曲线特性的第一阻尼模块;
将多个所述第一阻尼模块组成液冷簇模型,并调整所述液冷簇模型的均流效果;
基于所述液冷簇模型的第二流量-压损曲线将所述液冷簇模型简化为具有第二流量-压损曲线特性的第二阻尼模块;
将多个所述第二阻尼模块组成液冷储能系统模型,并调整所述液冷储能系统模型中各个液冷簇模型的均流效果;
所述建立满足温度标准的详细冷板仿真模型,并基于所述详细冷板仿真模型的第一流量-压损曲线将所述详细冷板仿真模型简化为具有流量-压损曲线特性的第一阻尼模块,包括:
建立具有冷板流道的详细冷板仿真模型;
利用所述详细冷板仿真模型仿真分析电芯的温升、温差是否满足温度标准中相应的预设标准;
若满足所述相应的预设标准则通入不同的第一流量值到所述详细冷板仿真模型,得到多个第一流量值对应的第一压损;
基于多组所述第一流量值和所述第一压损拟合所述第一流量-压损曲线;
将所述第一流量-压损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加入详细冷板仿真模型简化的所述第一阻尼模块中;
所述调整所述液冷簇模型的均流效果,并基于所述液冷簇模型的第二流量-压损曲线将所述液冷簇模型简化为具有第二流量-压损曲线特性的第二阻尼模块,包括:
根据液冷簇的均流标准对各个所述第一阻尼模块的分管节径进行调整;
通入不同的第二流量值到调整后的所述液冷簇模型,得到多个第二流量值对应的整体液冷簇模型的第二压损;
基于多组所述第二流量值和所述第二压损拟合所述第二流量-压损曲线;
将所述第二流量-压损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加入液冷簇模型简化的所述第二阻尼模块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个所述第二阻尼模块组成液冷储能系统模型,并调整所述液冷储能系统模型中各个液冷簇模型的均流效果,包括:
将多个所述第二阻尼模块基于液冷储能系统的标准连接组成所述液冷储能系统模型;
根据所述液冷储能系统对所述第二阻尼模块的均流标准对各个阻尼模块和第二阻尼模块的分管节径进行调整,以使各个第二阻尼模块的流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多个所述第二阻尼模块组成液冷储能系统模型,并调整所述液冷储能系统模型中各个液冷簇模型的均流效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入不同的第三流量值到所述液冷储能系统模型,得到多个第三流量值对应的整体液冷储能系统模型的第三压损;
基于多组所述第三流量值和所述第三压损拟合第三流量-压损曲线;
基于所述第三流量-压损曲线获取目标流量值对应的目标压损,以根据所述目标压损选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流量获取所述液冷储能系统模型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
基于所述详细冷板仿真模型计算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分别对应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流量获取所述液冷储能系统模型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包括:
通入目标流量到所述液冷储能系统模型,并搜索出其中的第三阻尼模块和第四阻尼模块,所述第三阻尼模块是整体流量最大的第二阻尼模块,所述第四阻尼模块是整体流量最小的第二阻尼模块;
在所述第三阻尼模块对应的液冷簇模型中搜索具有最大流量的第一阻尼模块作为第一目标阻尼模块,并将所述第一目标阻尼模块的流量作为所述最大流量;
在所述第四阻尼模块对应的液冷簇模型中搜索具有最小流量的第一阻尼模块作为第二目标阻尼模块,并将所述第二目标阻尼模块的流量作为所述最小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82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对称性刚挠结合板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设备应用权益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