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排石汤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68491.7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3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王武杰;陈超;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J3/00;A61P1/16;A61K35/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张开 |
地址: | 25003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胆结石 汤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排石汤剂及其制备方法,每剂按以下组方的质量配比:药用郁金8‑12g,枳壳12‑18g,广木香12‑18g,茵陈12‑18g,黄苓8‑12g,虎杖12‑18g,金钱草24‑36克,海金砂16‑24g,鸡内金8‑12g,生大黄8‑12g,生甘草5‑7g;加水不少于500ml,并熬至200ml,取汤剂。本发明能够提高胆结石症治疗的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排石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胆石症发病率呈缓慢增高趋势,逐渐向发达国家接近,严重威胁着人们身体健康。胆石症的诱因主要为饮酒、饱餐或油腻食物、受凉和劳累。
在中医方面,本病属于“胁痛”、“黄疸”等范畴,最早的描述见于《内经》,《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并认为胆石症的病因主要为情志失调、寒温不适、饮食不节或虫积等因素,从而导致胆失疏泄,胆之中清不降,湿郁化热,湿热久蕴,胆液久淤不畅,煎熬胆汁,聚而为石。
如何治疗胆结石,如何配制治疗胆结石的药方及制备汤剂,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排石汤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有效提高胆结石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排石汤剂,其中,每剂按以下组方的质量配比:
药用郁金8-12g,枳壳12-18g,广木香12-18g,茵陈12-18g,黄苓8-12g,虎杖12-18g,金钱草24-36克,海金砂16-24g,鸡内金8-12g,生大黄8-12g,生甘草5-7g;
加水不少于500ml,并熬至200ml,取汤剂。
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胆结石的排石汤剂,其中,可选的是,每剂按以下组方的质量配比:
药用郁金10g,枳壳15g,广木香15g,茵陈15g,黄苓10g,虎杖15g,金钱草30克,海金砂20g,鸡内金10g,生大黄10g,生甘草6g。
本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排石汤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取药用郁金、枳壳、广木香、黄苓、虎杖、海金砂、鸡内金、生大黄和生甘草于净水中浸泡0.5至1小时,取出药用郁金、枳壳、广木香、黄苓、虎杖、海金砂、鸡内金、生大黄和生甘草,得到第一浸泡液;
取茵陈、金钱草,于水中浸泡5到10分钟,取出茵陈和金钱草,得到第二浸泡液;
将第一浸泡液与第二浸泡液混合后,倒入制剂罐,并将药用郁金、枳壳、广木香、黄苓、虎杖、海金砂、鸡内金和生甘草置于所述蒸制层;
以介于60℃到80℃的温度对制剂罐进行加热3分钟;收集蒸汽冷凝后的液体;
将蒸后的药用郁金、枳壳、广木香、黄苓、虎杖、海金砂、鸡内金、生大黄、生甘草,及浸泡后的茵陈和金钱草没入制剂罐内的水中;
以300℃到500℃的温度对制剂罐进行加热10-30分钟;
将生大黄加入到制剂罐内;
以150℃到170℃的温度对制剂罐进行加热至少20分钟,取汤剂。
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胆结石的排石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150℃到170℃加热后,取汤剂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收集的蒸汽冷凝后的液体加入到制剂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8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移动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输尿管镜扩张球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