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lometoquin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68603.9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3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紫冬;谭悦;田轮;陈三龙;刘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速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5/22 | 分类号: | C07D21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lometoquin 制备 方法 | ||
一种flometoquin的制备方法,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原料2‑乙基‑3,7‑二甲基‑6‑(4‑(三氟甲氧基)苯氧基)‑1,4‑二氢喹啉‑4‑醇在碳酸二甲酯中回流反应,采用气体渗透膜脱除反应产生的甲醇,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水洗,有机相浓缩干燥得到2‑乙基‑3,7‑二甲基‑6‑(4‑(三氟甲氧基)苯氧基)‑1,4‑二氢喹啉‑4‑基碳酸甲酯,收率达96.7%,产品含量达99.2%(液谱外标)。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需蒸馏、产品纯度和收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flometoquin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制备一种flometoquin的改进和简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Flometoquin 是日本明治制药株式会社与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共同开发的新颖喹啉类杀虫剂,其具有新颖作用机制,可用于防治对现有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害虫。该剂主要对缨翅目害虫(蓟马)、粉虱类、瘿蛾类和小型鳞翅目害虫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且杀灭速度快,持效期长。
“新颖喹啉类杀虫剂 Flometoquin 的合成”,刘安昌,包洋,黄时祥,李琪,邓三,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期41卷,第238-241页,2019年6月,在叔丁醇钾的作用下,2-乙基-3,7-二甲基-6-(4-(三氟甲氧基)苯氧基)喹啉-4-醇与和氯甲酸甲酯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冰水析固,固体用正己烷重结晶,干燥得 Flometoquin 白色固体粉末,该方法所用原料氯甲酸甲酯剧毒、易燃且有腐蚀性,原料价格高且生成的三废较多,固体还需重结晶,后处理繁杂,溶剂回收,生产成本高,收率 90.8%,纯度 94.8%。
“杀虫剂Flometoquin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李微,柳爱平,刘兴平,高德良,胡礼,裴晖,王二龙,薛寒松,吴道新,黄明智,精细化工中间体,第1期46卷,第27-29页,2016年2月,溶剂为四氢呋喃,用量为原料2-乙基- 3,7-二甲基-6-( 4 - (三氟甲氧基)苯氧基) -1,4-二氢喹啉- 4 -醇质量的55.4倍,在氢化钠的作用下与氯甲酸甲酯反应,反应完成脱除部分四氢呋喃,加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脱除乙酸乙酯,再柱层析分离得到产物,该方法原料昂贵,溶剂用量大,回收成本高,后处理繁杂,生产处理成本高,纯度95%,收率20.6%。
气体渗透膜技术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其借助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在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的作用下,对多组分混合物(气体或液体)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宏观上,膜分离相似于“过滤”,但微观地看,它又不像过滤使小分子透过滤膜的微孔那样简单,而是物质分子透过聚合物膜时,要涉及分子在膜上的吸附、膜中的溶解和扩散。气体分子首先吸附于膜的外表面,并溶解于膜内,随后透过膜,在膜的另一侧表面解吸并扩散。由于混合物各组分与膜结合的能力不同,因而各组分在膜中的溶解和扩散速度也不同,这就是膜分离的选择性。气体膜分离,就是以气体压力为推动力,借助于膜的选择性渗透作用而将气体分离。目前工业化的气体膜分离技术具有了高的渗透速率和良好的渗透选择性,其机械强度、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满足化工合成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制备2-乙基-3,7-二甲基-6-(4-(三氟甲氧基)苯氧基)-1,4-二氢喹啉-4-基碳酸甲酯的改进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大量有毒有害昂贵的原料,后处理复杂,溶剂回收量大,产生大量废水等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无需重结晶、生产成本低、产品纯度和收率高的flometoquin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2-乙基-3,7-二甲基-6-(4-(三氟甲氧基)苯氧基)-1,4-二氢喹啉-4-醇在碳酸二甲酯中回流反应,采用装有A型分子筛渗透气化无机膜的分离器脱除反应产生的甲醇和体系中的微量水,反应完成后降至室温,水洗分层,有机相浓缩干燥得到2-乙基-3,7-二甲基-6-(4-(三氟甲氧基)苯氧基)-1,4-二氢喹啉-4-基碳酸甲酯。
进一步地,上述反应2-乙基-3,7-二甲基-6-(4-(三氟甲氧基)苯氧基)-1,4-二氢喹啉-4-醇与碳酸二甲酯的质量比为1: 2.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速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速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86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