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0286.4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旺;伍天华;牛俊涛;郭建伟;张之耀;杨璐;孙浩;阿尔曼·赛力克;张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7/02;E02D17/20;E02D5/34;E02D5/02;E02D19/10;H04Q9/00;G08B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王铭珠;柯宏达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3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支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用于临近既有地铁的基坑,其中,基坑包括标准段基坑和端头井基坑,端头井基坑为靠近既有地铁的A区基坑,标准段基坑为远离既有地铁的B区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封堵墙、设置于至少一个子基坑中任一子基坑内的加固结构,以及用于支撑基坑的水平支撑组件。至少一个封堵墙中的一个封堵墙作为分区封堵墙设置于A区基坑与B区基坑之间;至少一个封堵墙将A区基坑划分为至少一个子基坑。本公开可以在对小净距邻近既有地铁车站或区间隧道的深狭长基坑施工时,有效控制既有地铁车站或区间隧道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加快,以地铁建设为主体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规模也逐渐扩大,以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的压力。然而,在城市地铁建设过程中,新建地铁的基坑支护结构近邻既有运营地铁车站或区间隧道施工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
为了保证既有运营地铁的安全和稳定,在新建地铁基坑的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和监测既有运营地铁车站或区间隧道的变形和沉降,防止其附属结构的开裂和损坏,故对新建地铁基坑的施工控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当遇到新建地铁基坑小净距邻近既有地铁施工时,对现场施工作业时的变形控制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在基坑施工时,特别是在对小净距邻近既有地铁车站或区间隧道的深狭长基坑施工时,能够有效控制既有地铁车站或区间隧道的变形。
一方面,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用于临近既有地铁的基坑,基坑包括标准段基坑和端头井基坑,端头井基坑为靠近既有地铁的A区基坑,标准段基坑为远离既有地铁的B区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封堵墙、设置于至少一个子基坑中任一子基坑内的加固结构,以及用于支撑基坑的水平支撑组件。至少一个封堵墙中的一个封堵墙作为分区封堵墙设置于A区基坑与B区基坑之间;至少一个封堵墙将A区基坑划分为至少一个子基坑。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封堵墙包括分区封堵墙,以及,设置于A区基坑内的与分区封堵墙平行的至少一个子封堵墙。其中,至少一个子封堵墙沿与分区封堵墙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子封堵墙之间,或者,分区封堵墙与相邻的子封堵墙之间的距离为20~25m。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分区封堵墙的两侧采用三轴搅拌桩进行槽壁加固。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对于至少一个子基坑中任一子基坑,加固结构设置于子基坑的中部,以及,子基坑的边缘内侧;加固结构包括三轴搅拌桩加固结构,加固结构在A区基坑的深度方向上的范围为地面至A区基坑底板下3~4m,设置于子基坑的边缘内侧的加固结构的宽度为3~5m,设置于子基坑的中部的加固结构的宽度为4~5m。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水平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A区基坑的顶部和B区基坑的顶部的第一道支撑;以及,设置于A区基坑的第二道支撑至第N道支撑,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第二道支撑至第N道支撑沿A区基坑的深度方向从上到下依次间隔布置;加固结构包括强加固部,强加固部在A区基坑的深度方向上的范围至少包括第二道支撑的顶部至A区基坑底板下3~4m的范围。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加固结构还包括弱加固部,弱加固部在A区基坑的深度方向上的范围包括地面至第二道支撑的顶部的范围。
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设置于A区基坑的第二道支撑至第N道支撑为伺服钢支撑。支护结构还包括:与第二道伺服钢支撑至第N道伺服钢支撑连接的支撑轴力伺服系统。支撑轴力伺服系统被配置为对第二道伺服钢支撑至第N道伺服钢支撑分别施加预应力,以及,根据施工进度或既有地铁的变形情况对第二道伺服钢支撑至第N道伺服钢支撑分级施加轴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未经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02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