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开放腔室的入耳式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0999.0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8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黄顾翠玉;托马斯·德罗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瓦雷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德海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2 | 代理人: | 于未茗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开放 入耳 耳机 | ||
本发明涉及具有开放腔室的入耳式耳机。入耳式耳机(10)包括:壳体(12),壳体(12)界定了前腔室(20)和后腔室(24),前腔室(20)通过声音再生开口(22)而向外部开放,后腔室(24)通过排气通道(48)在外侧开放;电声换能器(26),其分隔前腔室(20)和后腔室(24)这两个腔室。后腔室(24)包括通过中间通道(46)彼此连接的前舱(42)和后舱(44),前舱(42)至少部分地容纳电磁换能器(26),并且后舱(44)通过排气通道(48)向外部开放,后舱(44)的等效截面是中间通道(46)和排气通道(48)的最小面积的至少10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入耳式耳机,其类型为其包括:壳体,壳体界定了前腔室和后腔室,前腔室通过声音再生开口而向外部开放,后腔室通过排气通道在外侧开放;电声换能器,其分隔前腔室和后腔室这两个腔室。
【背景技术】
在入耳式耳机插入耳道时,耳道内会出现静态过压。为了防止这种影响,已知在界定耳机的壳体的壁中设置通向外部的排气通道。
为了使得空气能够从耳道流出,从耳机的前腔室至后腔室设有连通通道,后腔室在外侧开放以形成排气通道。
该解决方案例如在文献US 8,774,435的图46c中在该文献中进行了描述。
外部与耳道之间的这种流动有损于耳机的整体性能。特别地,其会对鼓膜处的低频压力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其会降低与来自外部的高频的隔绝,而基于主动降噪机制来校正高频正是最复杂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针对该环境噪声隔绝的降低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主题是上述类型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后腔室包括通过中间通道彼此连接的前舱和后舱,前舱至少部分地容纳电磁换能器,并且后舱通过排气通道向外部开放,后舱的等效截面是中间通道和排气通道的最小面积的至少10倍。
根据特定实施例,该耳机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前腔室与前舱之间包括连通通道;
-每个通道的截面在0.6至1.8mm2之间;
-每个通道的长度小于1.5mm;
-每个通道包括缓冲装置(tampon),使通道的声阻在4×107Pa.s.m-3至6.4×108Pa.s.m-3之间;
-每个通道的缓冲装置使得通道的声阻在8×107Pa.s.m-3至3.2×108Pa.s.m-3之间;
-前舱和后舱的空余体积之比在1至5之间;
-前舱和后舱这两个舱的空余体积基本相同;
-中间通道与排气通道彼此间隔一距离,该距离大于中间通道和排气通道的最小截面的平方根的5倍;以及
-中间通道与连通通道彼此间隔一距离,该距离大于中间通道和连通通道的最小截面的平方根的5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接下来的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该描述仅作为示例给出并参考附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入耳式耳机安置在耳朵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入耳式耳机10包括壳体12,壳体12具有适合插入耳朵的耳道16中的适合人体构造的前端14。该前端14承载呈拱形的可变形环状套18,其藉由构成它的膜的弹性来确保耳道入口处的密封性。壳体12包括前腔室20,前腔室20通过开口22在套18处在耳道中开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瓦雷公司,未经帝瓦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0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旋转吸入式的剂量可调节的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高效换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