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眼科患者护理的循环雾化治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1132.7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F9/00;A61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强 |
地址: | 028007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眼科 患者 护理 循环 雾化 治疗 装置 | ||
1.一种应用于眼科患者护理的循环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疗装置包括面罩、束带、管路,面罩覆盖在患者的眉眼部并使患者眼部相对于其他部位相隔离开,束带环绕在患者头部、用于面罩固定,管路用于建立面罩与外部治疗装置及相关辅助装置之间的循环系统;
面罩包括腔体部、接触部,腔体部用于建立雾化治疗的封闭空腔,接触部固定在腔体部、用于建立腔体部与患者眉眼部及其周围之间的柔性密闭连接;
腔体部采用硬质材料制成,腔体部呈截面为水平U形的槽体结构,腔体部的U形槽底部朝外、U形槽开口朝向患者眼部、U形槽两端封闭;腔体部中部与患者鼻梁相对应位置设有柔性鼻形凹槽和中隔板,鼻形凹槽与患者鼻梁外形轮廓相吻合,中隔板及鼻形凹槽将腔体部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左眼室、右眼室,中隔板与患者相接触一侧设有柔性气垫;
接触部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接触部自腔体部U形槽开口处朝向患者面部延伸,且鼻形凹槽和中隔板均分别朝向患者面部沿其自身延展趋势延伸;
当面罩配戴在在患者眉眼部后,中隔板与鼻形凹槽与患者眉心及鼻梁处相紧密贴合,左眼室与右眼室形成彼此独立两个封闭空间;
束带包括环带、顶带、侧带;环带水平地环绕在患者的头部,环带绕经枕骨下部、耳垂以下、颧骨,其两端固定在面罩腔体的两侧;顶带一端固定在面罩腔体的上沿、中部沿患者头顶向后延伸、另一端固定在环带上;侧带纵向设置,侧带顶部与顶带相固定连接、两侧分别位于患者耳后,侧带两端分别固定在环带上;
管路包括进管、排管;进管设在患者头顶位置、且沿顶带布置并固定,进管一端连通面罩、另一端与外部治疗装置相连通,进管用于由外部治疗装置向面罩内输送雾化物;排管设在患者脸颊位置、且沿环带布置并固定,排管一端连通面罩、另一端与外部治疗装置和/或相关辅助装置相连通,排管用于将面罩内的废弃物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眼科患者护理的循环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管设有一个,进管与面罩之间设有三通连接器,该三通连接器入口端连接进管、两个出口端分别设有支管与左眼室、右眼室相连通;
所述三通连接器的入口端和/或出口端设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眼科患者护理的循环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与管路、外部治疗装置、相关辅助装置构成雾化循环系统,该雾化循环系统包括左眼循环、右眼循环,左眼循环与右眼循环彼此独立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眼科患者护理的循环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管设在腔体部的上壁中间位置,左眼室和右眼室内的两个支管之间的间距是患者眼距的0.8-1.2倍;
所述眼距是指瞳孔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眼科患者护理的循环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罩设有给药器,该给药器用于建立支管与患者眼部之间的专用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眼科患者护理的循环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给药器包括匹配罩、转接管,匹配罩呈喇叭状,匹配罩的开口朝向患者眼部、且该开口呈四边为弧形的长方形;转接管用于连通支管和匹配罩,转接管呈管状、其管径与支管一致,转接管包括竖段、弯段、平段;竖段连通支管,弯段连通竖段和平段,平段连通匹配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眼科患者护理的循环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段设有长度调节结构和/或方向调节结构,长度调节结构用于调整匹配罩与患者眼部之间的间隙距离,方向调节结构用于调整匹配罩与患者眼部之间的对正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眼科患者护理的循环雾化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度调节结构为滑套、或螺纹、或波纹管、或弹性软管;
所述方向调节结构为球形接头、或波纹管、或弹性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11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